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首页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收录 杂志简介 期刊浏览 封面展示 招聘求职 文件下载 图库 
滚动公告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6237714  010-52405030
唯一投稿邮箱:xdkxjyyj@126.com
信箱:北京市西城区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供求信息
友情链接
 
优化说明文课堂教学,提升的课堂的有效性
兴趣  规律   有效性
优化说明文课堂教学,提升的课堂的有效性
福建省武夷山市上梅中学   陈清德
关键词:兴趣  规律   有效性
摘要:激发学生学生阅读兴趣,从文本中追寻规律,从课堂中领悟说明方法,从文本中学习说明语言,灵动机智,生成课堂,读写结合,促进发展,开发资源,
丰富课堂。
    说明文是一种重要的实用文体,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它与生产和生活的关系越来 越密切了。七十年代末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共有课文164篇,其中说明文15篇,只占总数的9.14%;新版的初 中教材共有课文172篇,其中说明文有38篇,点总数的22.1%,比率增加了近十三个百分点。那时的两年制高中 教材,共有课文106篇,其中说明文5篇,只占总数的4.71%;现行的高中教材141篇课文中有说明文15篇,占了 总数的10.07%,比
例也增加了一倍多。这也充分表明,说明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但在当今课程改革形势下,说明文教学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课标中对于说明文的描述甚少,在阶段目标中仅有一处“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新课改一个明显的标志是“淡化文体知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语文老师往往仅就内容做点分析,或者先把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抛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利用这些知识去套用、去阅读,这就致使我们的说明文阅读教学变得死气沉沉、枯燥乏味,不能把说明文的文本内容及相关知识融入到学生的血液中去。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说明文教学变得鲜活灵动,借以提高说明文阅读教学效率呢?我以为要形成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课堂,应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努力
  1、从导入中激发学生学生兴趣。说明文相对于其它文学作品来说,内容枯燥,即使是文艺性说明文,它也没有小说那样有动人的情节,没有散文那样优美的意境,没有诗歌那样有和谐的韵律,因此学生对说明文的学习热情不高,因此课堂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老师应在导入这方面下一番功夫,可运用图片,运用故事,运用音乐,在一开课时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导课时,应紧扣文本内容,通过各种形式,使学生一开课就对文本产生兴趣,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上《苏州园林》我的导入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已经提前预习了《苏州园林》,那么请大家先看两段影片,请你们猜一猜哪段影片是苏州园林?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你认为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这样的设计用两个影片吸引了学生,同时要他们识别哪部影片是描绘苏州园林的,这个问题又激发了学生探寻的欲望。
    2、从文本中追寻规律。说明文作为一种实用文体,必然有其自身的规律,阅读说明文自然也有其规律可循,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用教材教给学生方法,给学生一把打开说明文阅读的金钥匙,然而文章千变万化,没有一种规律可以套住每一篇文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依据文本特点进行教学,根据文本特点,点示一些方法,探寻一点规律。在指导《故宫博物院》一文时,用抓文中的过渡句,教给学生理清结构的方法;用抓文中带有标志性的中心句,去粗取精,抓关键词的方法,教给学生理清文章的内容的方法……在执教《生物入侵者》一文时,就让学生在找——读——品的过程中,感受了说明文中打比方说明方法的妙处,用删除比较法,让学生领悟到举例子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
 3、从课堂中领悟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是说明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如何进行说明文教学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在平时的说明文教学过程中,往往是让学生找出文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但是如何分析其作用呢?我们往往没有作深入的思考。我以为要弄清说明方法所起的作用,首先要弄清说明方法与说明对象之间的关系,并思考为什么要使用这种说明方法?有时候一个地方综合使用几种说明方法时,还要考虑为什么要综合使用几种说明方法?还能不能用别的说明方法?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了。如《生物入侵者》一文中“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这句话,如果我们不认真分析其说明对象,单就这句话,我们只能看到此句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我们也就只能看到这个句子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但是只要我们深入分析一下这句话的说明对象,我们就不难看出,这里还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并且知道了使用这两种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生物入侵者的危害,进而让学生理解了说明方法的作用。
    4、从文本中学习说明语言。任何文体的阅读教学,都离不开语言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只是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一半,还要继续下一半的理解过程,即对文章的形式和语言形式的理解过程。阅读教学,只有把理解课文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与理解课文和语言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中的阅读。说明文语言教学应如何进行?我认为,说明文语言教学,要依据文本自身的特点,决定语言教学的侧重点。《中国石拱桥》一文时,抓住文中关键词语进行删改比较,让学生体会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例:下列两个句子,哪个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A、大拱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就象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
  B、拱圈由二十八条并列的石条组成。(答:A句表达效果好,形象、准确、生动地说明拱圈拼成的样子)。
同时对课文中语言运用相似的地方进行归纳。如:
1.“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2.赵州桥修建于公元六零五年左右。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4.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三十七点四米,在当时可算是最长的石拱。
  5.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6.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
  7.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
  8.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9.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10.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
  这些句子中的加点词可归纳出他们的共同作用———表示估计 表示限制 表示程度
5、灵动机智,生成课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学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是灵动机智的,这样才能在“教学预设”的基础上生成灵动的课堂,从而使每节课显得灵气而生动。如在执教《生物入侵者》时,当学生说到“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这句话让他读出了美国人对天牛和红蚂蚁的不喜欢时,我没有强硬的指出作者的意图,而是让学生再读一读,读出这种不喜欢,再逐步将课堂引向深入。
    6、读写结合,促进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教学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要能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努力探求一些促进学生发展的方法与途径,读写结合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顾振彪先生认为:“写作与阅读结合,学生联系课文进行写作,就在应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应用把课文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这句话道出了读写结合训练的目的所在。在《看云识天气》这节课中,我要求学生观察云朵,写一篇观察日记,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7、开发资源,丰富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还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需要,充分开发教学资源,以丰富我们的课堂。对于这一点,在上《苏州园林》时,以“我认为武夷山美在——”来描述家乡武夷山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丰富了课堂……
      “路漫漫其修远兮”。有效课堂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共同的追求,愿我们每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寻,努力追求,力争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灵动而高效,让我们的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中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让我们的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中得到生命的发展与提升。
 
 

浏览次数 版权所有: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2405030 传真: Email:xdkxjyyj@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