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首页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收录 杂志简介 期刊浏览 封面展示 招聘求职 文件下载 图库 
滚动公告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6237714  010-52405030
唯一投稿邮箱:xdkxjyyj@126.com
信箱:北京市西城区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供求信息
友情链接
 
科学课上如何对待“心理孤儿”现象
科学课上如何对待“心理孤儿”现象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柳春梅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与人之间外在的物质的交往更加频繁密切。但与此相对应,心灵的沟通却相应减少,人的内心世界包裹得更紧,人的心理疾病患病率有增无减。眼下的小学生生活在与外界的接触少,交往的范围狭窄,“精神家园”日渐封闭的环境里,心理问题十分严重。所谓“心理孤儿”现象也在增加。科学课上怎样对待这样的孩子便是我们科学教师要研究的课题。
一位著名的心理医生曾谨慎地说:“你可以随意站在都市的任何一个角落,然后把你见到的人从1数到20,那么必定有一个心理障碍者。“心理孤儿”学生,不象问题学生或不完整家庭学生那样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样的学生在心理上自我封闭,游离集体氛围,家庭亲子关系冷漠,怯于交往、社会生活难于融入的特征。而对于科学课来说,交往、交流、互助、探究又显得格外重要。因此,我们作为科学课教师更有必要分析“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寻找改变这种现象的策略,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相互合作能力,使其健康成长。
一、加强科学教师的责任感。
家学校是孩子人生中最崇尚的圣地,教师是孩子眼中最伟大的人,教育好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作为教师绝不能因学生心理问题而忽略不管。有心理学家指出,如果教师对学生冷淡、拒绝将造成孩子自卑、焦虑、退缩或反抗、适应困难。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生活的节奏更快,竞争意识更加突出,危机感更加强烈,作为教师工作压力更大,特别是科学教师责任重大。科学课上面对“心理孤儿”实施教育,作为科学教师首先要有对社会的责任感,其次要有对家庭的责任感,还要有对孩子未来的责任感。
二、加强科学课上的沟通。
作为教师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忽视和冷漠会导致很多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为此,作为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了解自己学生的思想脉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大为改善,学生的生理发育明显提前,但学生的心理发育由于家庭、学校的保守、封闭滞后于生理发育,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关注更少,有时忙于教学,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沟通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科学课上一个又一个的实验忙的更无暇照顾学生的情感,特别是“心理孤儿”的感受,这样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只有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个别的学生,这才是教育的均衡发展,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科学课上注意转换角色。
作为教师要了解儿童青少年成长的生理、心理知识,并按照他们的生理、心理规律来办。我们要反对“体罚型”“讽刺型”的教育方式,倡导“民主型”的教育方式。特别是对“心理孤儿”似的学生要讲民主和平等,要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权,特别是科学探究活动中,使民主成为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政治上大家是平等的,教师不仅是学生慈爱的父母,循循善诱的导师,志同道合的同志,而且是真诚的朋友。据调查分析,中小学生喜欢“朋友式”的教师,而不喜欢“牧师式”、“师徒式”的老师。科学活动中教师是引领者是参与者更是与学生一样的研究者,只有这样拥有这样的教育态度才能有利于“心理孤儿”的情绪调动,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实验,获取新知。
四、营造良好的伙伴交往环境。
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心理孤儿”提供与小伙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实验活动让“心理孤儿”与其他小朋友结伴而行;周末和节假日让学生邀请“心理孤儿”一起收集资料,鼓励学生利用空闲时间与同学小伙伴进行网上交流,或主动到四邻八舍走访‘调查。通过扩大交往的范围,学会与各种人交往的经验,消除一个人独处的寂寞
 

浏览次数 版权所有: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2405030 传真: Email:xdkxjyyj@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