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首页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收录 杂志简介 期刊浏览 封面展示 招聘求职 文件下载 图库 
滚动公告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6237714  010-52405030
唯一投稿邮箱:xdkxjyyj@126.com
信箱:北京市西城区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供求信息
友情链接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理论简释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理论简释
吉林省扶余县 刘建波 
 
        曾经看过一幅宣传画,标语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落款是哥白尼!此画着实令人诧异,就算哥白尼说过类似的话,也不一定能够早过荀子,那么之所以这样展示,也就只有一个理由——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同样,在我们的课程改革中,很多理论的支撑要么词不达意,要么晦涩难懂,究其原因都是“外来”的结果。实际上,上溯两千年这些理论都可以从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找到其根源,从以下几点可以窥见一斑。
一、教育的对象
    教育的对象通常是人,是他获得知识、技术或美德,是他得到工作和收入,是他生产商品。现在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为了所有人的发展。对于当今此种提法大家都认为是天经地义,但在等级制度森严的两千年前孔子能提出“有教无类”那是难能可贵的。他把受教育的对象无限扩大,在小河边,老树下都成了他授课的殿堂;农夫、牧童、铁匠、士大夫…都成为他教育的对象。
二、教育的目的
我们现在倡导的教育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即教育的结果不是知识或学问;不是技术、能力、美德、工作、成功、美元或商品。只有个体能够学习,也只有个体能够被教授。每一个学生都知道,教育是他自身要求的而非教师给予的。因此,在知识型社会中,教育的目的首先意味着: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必须成为什么,为了取得最大成就、做出最大贡献、实现最大的成功和使自己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孔子本着“朝闻道而夕可死”的精神,倡导“笃信好学, 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成为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最高理想。即“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教育的内容
 从《论语》里,可以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大体分三方面:一“四教”:文、行、忠、信;二“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等;三“六书”:《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可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等三个部分,甚至还有军事训练呢。而现代教育内容选择上无外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课改后的教学内容强化德育,整合各方优势,渗透信仰教育等三种取向。
四、教育的模式
在教育模式上,从古至今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努力寻找有利于学生接受的好的方法,进而形成很多理论,以推而广之。但很多的理念看似先进,其实古而有之。
1、建构主义——“温故知新”。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认为学习过程即是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包括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和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而“温故知新”即是对此很好的诠释。“温故”是过程,“知新”是目的。
2、愉快学习——“寓教于乐”。 学海无涯不一定是非得用“苦”作舟,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而提出愉快教学,这与孔子提出的“寓教于乐”异曲同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等,都充分体现了孔子的“乐学”思想。
3、主动学习——授人以渔。孔子教学不是单纯的灌输,他善于根据学生实际相机而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则是孔子对于主动学习的认可。
4、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孔子说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颜渊》篇中记载了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而孔子针对三人不同的性格和学识,便有三种回答。在《先进》篇中,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竟然用完全相反的话回答他们,公西华提出疑问,孔子说道:“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教学中看对象,有的放矢,即使是在今天,也是一种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
5、终身学习——“学而不厌”。许多人认为,“终身学习”的观念是舶来品,是开放后才传入我国的一种学习理念上的革命。其实,《论语》中的很多记录都体现了这一思想。有一次,孔子站立于黄河岸边,看到滚滚东流、一去不返的河水时,由衷地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对于好学的弟子颜回他更是大加赞赏:“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现如今知识的更新速度飞快。据研究,一个人工作一生所运用的知识,只有20%左右是在工作前的学校里获得的。如果不能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一个教育工作者决不可能搞好他的工作,更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终身学习”观念的开拓创造型人才。
 
 

浏览次数 版权所有: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2405030 传真: Email:xdkxjyyj@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