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首页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收录 杂志简介 期刊浏览 封面展示 招聘求职 文件下载 图库 
滚动公告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6237714  010-52405030
唯一投稿邮箱:xdkxjyyj@126.com
信箱:北京市西城区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供求信息
友情链接
 
行有效之举  绽实效之花

                              行有效之举  绽实效之花

           ——小学生作文兴趣及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    王业 邮编:223900 

     如何体现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呢?这是语文教师较为关注的课题。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即三个提倡,一个注重:提倡自由表达,提倡想象作文,提倡表达个人的独特的感受,注重培养学生写话和习作的兴趣,自信心和创造的能力。对于小学作文教学,也并不是要培养学生将来个个做诗人、人人成作家。它训练的是学生认识事物、思考问题、表达维的能力。学生的作文,就是一种字、词、句积累的实践,一种情感的体验。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闻此言,我们为老祖宗的早期实践主义精神而赞叹不已。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作文与生活一样,是生活的需要,并不是生活的点缀。”教师在作文指导上,应着眼于学生认知和思维水平的检阅;在作文练习上应着眼于思想、信息的宣泄与交流,真正将作文落实到“用笔说话”的朴实境界上。这样,不仅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消除作文“畏难心理”,而且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都有着积极意义。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今天,对于作文教学,许多语文教师一直在探索,可效果并不理想,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方法的指导、学生的积累转化、学生情感体验的主动性等方面的问题。其实,越是科学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就越贴近教学实际,关键是如何转化。小学作文教学如何取材、如何开展、如何运用,我觉得都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我个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就像美术作品的表达一样,有它自己的“点、线、面”。下面便谈谈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作文教学的“点”

1、帮助学生找准体验的“落脚点”

《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最新的作文教学理念:“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校的付老师用我们班学生上作文课《如何识别生熟鸡蛋?》。我下午一进教室,同学们便围过来说:“老师,老师,我们上午的作文课可有意思了……”接着大家七嘴八舌地介绍起来,脸上的表情和平时学习中的作文课上的表情,那可是截然不同。教师在作文的选材上,一定要选在学生情感愿意落脚的地方。学生飞翔的心灵愿意在你的停机坪上着陆,然后告诉你,他们飞翔的快乐。

新课程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也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生活体验的空间。

2、发现学生生活的“亮点”

新课标的“以人为本”精神就是对孩子个性最好的尊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经历许多的事情。教师要让学生找到生活的“亮点”,点燃学生表达的激情。我们班的邱千千、朱江、许冬梅、吴敬伟等同学,在镇里的技能技巧比赛中得奖,我在课上宣布后,同学们非常高兴。我让许多学生模仿记者对他们进行采访,同学们采访的像模像样。让他们把采访记录写下来,老师只讲了记录的格式,学生们都能很快地写下来,内容生动、有条理,语气诙谐幽默。学生为什么能毫不费力地写出来。因为,教师找到了生活的亮点,学生发现了生活的亮点。他们愿意体验,愿意表达。

3、把握表达的“重点”

学生在习作中的表达,如何抓住重点?还要教师加以细致地引导。付老师在教学《如何识别生熟鸡蛋?》时,部分学生把介绍生熟鸡蛋的具体操作方法,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习作内容就缺乏一定的生动性。付老师上课时,便让学生认真观察学生在台上介绍经验时的表情、动作、神态。感受介绍成功者的喜悦,失败者的沮丧、尴尬,并体会自己内心的感受。学生很快找到了表达的重点。学生体验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如何把体验到的表达出来,这一点很重要。

二、作文教学的“线”

1、遵循学生的“心理曲线”

学生在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心理特征。教师在选材、教学中,要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这样,才能使每个年龄段的学生在作文中绽放迷人的光彩。

学生在接受新鲜事物上,兴致特别高。可从低年级开始,学生就要写《一件**的事》、《一个**的人》,几乎每学期学生都要写,在学生眼中,枯燥无味。有时,写完后一了解,许多都是学生自己编的,都没有亲身的情感体验。做老师的都觉得难为这些孩子们,得做那么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和孩子们聊天,六年级的孩子们都管自己的爸爸、妈妈,叫“老爸、老妈”,学期刚开始,我让孩子们以《我的老爸、老妈》为题写一篇作文,孩子们的文章,我一看特别感动,太真实了。没有了都是生病背自己上医院的父母,也没有了都是下雨送伞的父母。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去观察生活中的父母;用自己的笔去描绘生活中的父母;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中的父母。

针对小学生的认识和思维实际,教师应尊重他们的心理特点,鼓励学生写真事、说真话、吐真情,充分调动学生的认识、思维的积极性,想办法增加他们感知积累,减少“条条框框”,还学生自由畅游学习的天地,在表达中提高表达能力。教师对学生语言表达的指导应侧重于正确、通顺和清楚,在认知的反复和发展中,以逐步提高语言的准确性、丰富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和周密性,不要过分追求语言的丰富、精当、巧妙。

2、学校、家庭、社会“三点一线”
   
学生的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学生的许多方面的教育,都需要家庭、社会的配合。

我常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布置一些任务,如:学炒菜、学洗衣服、包饺子、学骑车等活动,让他们回家以后请教父母,与父母配合,完成任务。这些体验,需要家庭的配合,才能完成。

我们把学生带进社区,到社区里去看变化,让学生看家乡的变化。再提提自己对家乡的建设、环境的保护,有哪些建议。我让他们以家乡小主人的身份写建议书,孩子们敏锐的视角、独特的思维,让我惊叹不已。孩子们在建议书中写到:家乡的哪条路要重新铺建了,它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多大的不便。对一些贫困居民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河水、垃圾的治理应该怎么做。学校附近的网吧、游戏机室该如何治理。他们学会关注生活了。教师应把作文看成是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反刍”,刺激学生再认识、再思维,提高学生认知的机敏和思维的活跃。在不断指导下逐步培养学生认知的全面性、深刻性、习惯性以及思维的严密性、广阔性、条理性。

三、作文教学的“面”

1、教会学生捕捉精彩的场面

新课标中作文目标的提出,更加重视学生知识的实践和情感的体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思考自身的行为,思考课本的知识,思考联系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逐步地转化为自己的能力。精彩的东西,总是令人难忘。教学中,多鼓励孩子们及时的把精彩的场面记下来。比如学校生活中的“运动会”、“联欢会”、“演讲比赛”、“春游”;家庭生活中的“外出旅游”、“婚庆场面”、“生日宴会”;社会生活中的“奠基”、“开幕”、“节日”等活动,都有许多精彩的场面,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并指导他们及时练笔,在班中自由交流,感受生活的精彩,体验成功的喜悦。

2、培养学生开阔的知识面

我们欣赏各种风格的美术作品,我们为艺术家在“点、线、面”中展现的无穷魅力所折服。作文教学也是这样,要想学生写出一篇独特体验的文章,还要有平时丰富的积累、开阔的视野。知识面要广。

现实中,学生的视野很窄,生活经验很少。六年级的许多学生没有寄过信的经历,我让他们写一封信寄出去,他们问我:“寄信要钱吗?收信的人要钱吗?贴多大面值的邮票能寄出去?于是,我让他们每人写一封信到邮局去寄一寄,亲自去感受一下。

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增加词汇量、拓展知识面、有一定的积累。我找古诗名句、成语、谚语、对联、歇后语、好词佳句等,归类让学生背,并定期开展知识竞赛,以各种形式让学生巩固记忆。对于好的句段,找来和同学们一起欣赏、讨论,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并和学生一起及时的关注生活,及时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写体会。“神州载人飞船的升天”、“诺贝尔颁奖典礼”、“汶川地震”、“2008年奥运会”等介绍给他们,让他们及时的了解、讨论,获得情感的体验。经过训练,学生在作文中,变得有话可说、有话会说了。

3、放宽作文的评价面

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是,教师评、教师改,教师费力,收效甚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方式评价。”作文的评价方式要多样,可以教师示范修改、自批自改、共同修改、交换修改。教师作文评语要有的放矢、言之有理,要和风细雨,导改育人,要以表扬为主,激发兴趣。

生活异彩纷呈,我们的孩子在一次次的体验中走向生活,学会生活。教师应该更好地以科学有效地举措,使作文教学实实在在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绽开丰硕的实效之花。我们的孩子们会用他们的点、线、面,为祖国的未来描绘出一幅幅精彩壮丽的生活蓝图。

 

 

浏览次数 版权所有: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2405030 传真: Email:xdkxjyyj@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