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首页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收录 杂志简介 期刊浏览 封面展示 招聘求职 文件下载 图库 
滚动公告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6237714  010-52405030
唯一投稿邮箱:xdkxjyyj@126.com
信箱:北京市西城区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供求信息
友情链接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动态教学模式研究
新课程;高中化学;动态教学模式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动态教学模式研究

                     陈娟  江西 赣州 342800

摘要:动态教学模式旨在努力营造出教师学生学生学生间自由、平等的氛围,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动态教学模式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追求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宗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置于一个有尊严、有个性、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的活的生命体的位置上,全面关注他们的发展需要,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在这样的新课程背景下,我依托于现代教育理念,在课堂上尝试着采用动态教学模式并颇有成效。

  动态教学模式的意义

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的是师道尊严,教师是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生只是绝对的顺从,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导致的是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缺失。人的存在,人的发展,是现代教学最根本的理念。这种理念是先进的教学模式建构与发展的基础。一种积极的教学模式首先应该是一种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发展的教学形式。据此,当代教师要由学生的权威变为学生的伙伴。动态教学模式的意义就在于课堂内教师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思考、自由选择的空间和机会,课堂是师生互动建立一个能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二 动态教学模式实施策略与方法
    1.
课堂教学开放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不能疆化,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形式都向学生的实际需要开放。如教学计划的适度调整、空间位置的随机调整便于课堂讨论和探究问题以及师生角色的不断互换,活动内容的多样选择等。此外,可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优势,教师尽可能给学生开放实验室,让学生主动进行实验探索。案例一:进行化学键、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这部分教学时,我把实验室的球棍模型发给学生,专人保管,课后让学生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结合概念理解比较抽象的知识。案例二:在认识酸式碱式滴定管时我会将其发给每一位学生去观察并将其与容量瓶和量筒实物对比。由于不是限于课堂上教师展示,印象自然更深刻。案例三:课外活动中,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引导学生讨论设计方案;:实验室有KMnO4,KClO3, 双氧水,MnO2,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观察它们放出O2的速率,同时计算同量的物质哪一个放出的氧气多?在学生实验时,我会给学生操作的时间,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给学生发问的机会,给学生判断的机会,比较实验方案的优缺点。
    2.
教学内容开放

高中化学教材是根据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以及心理发展顺序而编写的。有些内容平铺直叙,单调且枯燥。而现在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科技日新月异。因而,教师必须制造性地处理教材,以适合动态课堂教学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适时介绍化学科学发展的成果,如在介绍碳及其同素异形体时可插入C60的介绍,在讲环境保护时,我会插入居室污染与防护以及介绍可持续发展之路等,并且引导学生时刻关注社会问题,如温室效应、臭氧空洞、能源枯竭等。此外,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基于教材,又要跳出教材,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有利于启迪和开发智力 ,培养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内容。如,互联网中的很多课件利于引起学生兴趣,我会下载一些化学实验,三维分子结构动画等,结合计算机课,让学生观看,使化学课与计算机课相结合。
    3.
教学方法开放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多变的,灵活多样的。其中动态型课堂教学方法是决定能否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动态型化学教学应采用以问题为核心,讨论为手段,实验为途径,发现为目的的策略,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强烈的发现动机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亲身经历对新定义、新结论、新鲜思路及新实验方法的探究,在探究中进行观察、分析、归纳等,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发挥化学实验的优势,进行实验,验证假说。对发现的结论进行应用、总结等。甚至应该减少教师演示,增加学生动手操作。例如:关于溶液酸碱性与形成该盐的酸碱溶液强弱关系为例,如果直接说出结论,纯属填鸭式教学,课堂氛围死板。因此我先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判断溶液酸碱性”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再让学生演示溶液测定,然后给予适当时间给讨论小组得出溶液酸碱性与形成该盐的酸碱溶液强弱有何关系。这样从实验开始,通过我的层层发问,学生沿阶而上,最终总结出了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的规律。这么案例虽然简单,但效果是非常好的。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增加其获得新知的成就感。 
   
总而言之,动态教学模式
旨在努力营造出教师学生学生学生间自由、平等的氛围,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潡.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36.

2﹞裘建浩.创设教学情境 改善教与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年,(6):16.

 

浏览次数 版权所有: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2405030 传真: Email:xdkxjyyj@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