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首页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收录 杂志简介 期刊浏览 封面展示 招聘求职 文件下载 图库 
滚动公告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6237714  010-52405030
唯一投稿邮箱:xdkxjyyj@126.com
信箱:北京市西城区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供求信息
友情链接
 
让“预设”与“生成”在数学课堂中激情共舞
让“预设”与“生成”在数学课堂中激情共舞
王素华
山东省莘县实验小学  (252400)
在新课程理念导引下对理想课堂的追寻,使我们发现了课堂原本具有的生成性的特点,“预设”和“生成”这两个相对立的概念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生成机制的高效发挥,正有赖于科学预设的充分和周到,两者是相互交融,有效渗透的。“预设”与“生成”的同构共建,融为一体,要求我们应当为“生成”去寻求灵活的“预设”,让“预设”去促进有效的“生成”。把“预设”与“生成”和谐地统为一体,让“预设”与“生成”激情共舞,我们才会步入理想课堂的境界。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下面结合教学案例谈一些肤浅的体会。
一、有效引领,促进生成
有位老师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时,首先创设情景——参观标本馆,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取信息,提出问题。比如学生提出“水族馆里的鱼类标本比虾类标本多几种?”的问题后,引导学生列出 “72-56”的算式。
师:大家想一想:72-56该怎样口算?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1:我是这样算的:72-50=22,22-6=16,所以72-56=16。
师:谁听懂他的意思了?谁愿意来解释一下?
2:他的意思就是先把56分成50和6,用72-50=22,22-6=16,所以72减去56等于16。
师:与他的方法一样的还有吗?(许多学生举手示意相同)与他的方法相近的有吗?
3:我的方法和他的差不多,也是把56分成50和6,不过我是先减6,再减50,答案也是16。
师:你们的方法相同,只是先减哪一个数的次序不同。还有与他的方法不一样的吗?
4:我是这样的算的:72-60=12,12+4=16,所以 72-56=16。
师:谁听懂了?能不能解释一下呢?
5:他把减数56看成60,先用72减60,因为多减了4,所以要再加4。
师:哪位同学没听懂?能不能提出自己的疑问?
6:明明是减法,为什么要加4?
师:谁再来解释一下?
……
本节课教师能及时捕捉学生在交流中产生的有价值的信息和问题,有效引领,引导学生重组、整合各类信息,不时地对自己已有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调整与修正,生成新的体验。教学环节教师不仅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而且引导学生彼此沟通、相互理解,还让学生比较和分析他人的发言。这种交流不仅仅是让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并理解不同的算法,而是在分析寻找相对合理和最优的算法,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知识脉络,合理建构知识体系。可见,有效引领学生的交流不仅是学生对思维结果和思维过程的表达,它像一种对话——多种观点的分享、沟通和理解,更是多种观点的分析、比较、归纳、批判和整合的互动过程,最终形成学生对退位减法的深刻理解。
二、要在“生成”中不断调整“预设”
【案例二】《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在学习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知识后,我与学生玩起了猜年龄的游戏。
师:猜猜看,王老师今年几岁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1:我猜王老师今年32岁。
师:(没想到学生第一个学生就猜得非常接近)你猜得小了些?
生2:我猜王老师今年34岁。
师:你猜得大了些?(此时学生兴趣空前,都举着手想答)
这不是太容易了吗?我只得顺水推舟——“一起猜吧!”“33岁!”孩子们齐声高喊,得意极了。而我,原本打算用上“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作提示,现在真是“枉费心机”了。我不甘心地追问:“你们怎么会猜得这么准?”
生3:你的女儿年龄和我差不多,所以你的年龄与我妈妈的差不多.”
多聪明的孩子!这既是对学生发现的肯定,又更好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起点,看来课前的预设“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知识点的巩固在这里已纯属多余,根据课堂生成情况,我立刻调整教学环节和训练的侧重点,加入了师生、生生猜数游戏,通过抓不同的实物,如花生米、糖块,黄豆等来猜数量以及根据所抓物体的数量,猜可能抓到了什么的活动,进一步强化知识点,渗透估计策略,加强数感的培养。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新新课程下的教师要重视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在教学预设时,一般都会有几种准备,但总有那么一些状况,是课前预设不到的。在教学中,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应根据学生信息反馈的情况及时调整预设,以促进课堂的动态发展。而这种处变不惊、临变不乱的睿智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它需要在反复的课堂生成实践中不断地去调整“预设”、升华“预设”的真功夫,锲而不舍地找到预设促进生成的最佳结合点,课堂教学才得以尽显它的靓丽风采。
三、要在“生成”中即时准确“预设”
课堂教学的现场生成源于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它存在着很大的变数,很多的不确定性。所以,教师不仅需要课前的预设,还得有根据学情而即时作出预设的本事。
【案例三】《认识角》
师:树叶面上有角吗?
生1:我感觉它是尖尖的,应该有角。
生2:它的两边弯弯曲曲,不是平的,所以不是角。
生3:(激动地说)老师,虽然树叶上没有角,但我能将他变出来。
这不正是我的意图吗?于是,我即兴预设,故意扬高声音:“什么,你能变角?变一个让大家看看。”只见这位学生拿剪刀剪了几下,真的“变”出一个角来,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我适时鼓励:“你真棒!”接下来第二个学生拿出一根铅丝,说:“我也能把它变成角。”只见他把铅丝折过来,捏了捏,又是一个漂亮的“角”。同学们十分兴奋!“感谢两位同学带给我们的精彩,同学们,你们能创造一个角吗?试试看!”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快乐地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角。这一即时预设决不是通过教师精心的阐述和强制的灌输就能奏效的,是针对课堂生成的实际情况作出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也就有了促进生成的极佳效果。由此看来在生成过程中的即时预设可以最有效地达到预设与生成的零距离、全融合。
没有课前精心的预设,哪来生成的喝彩!我们教师要“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在“预设”中体现我们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在预设和生成之中找到新的平衡,使“预设”与“生成”和着生命的节拍激情共舞。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尽情挥洒自己的智慧,展示自己的创造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活动的乐园!
 

浏览次数 版权所有: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2405030 传真: Email:xdkxjyyj@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