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首页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收录 杂志简介 期刊浏览 封面展示 招聘求职 文件下载 图库 
滚动公告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6237714  010-52405030
唯一投稿邮箱:xdkxjyyj@126.com
信箱:北京市西城区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供求信息
友情链接
 
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管见
                                        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管见
                                                何晨光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基本上要占一半,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学困生虽困扰着数学教学工作,但在教学中却不能放弃他们。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的特点,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因此,重视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对大面积提高初中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数学学困生的成因有多方面的,有智力的,也有非智力的;有家庭的,也有社会的,大致有如下共性: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独立性和自信心;对数学有厌倦情绪,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没有主动性。
2、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讲究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但学困生只能孤立地看问题,死记硬背公式、定理,只能根据现成的例题去模仿,稍微改变一下就难以适从。
3、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不牢,表现在对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把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形成技能。
4、思维过程、方式不正确。表现在上课跟不上老师的思路,造成不再思考的倾向,对老师的提问漠不关心,若无其事,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
5、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上课不专心听讲,爱开小差,不善于动脑,遇到问题绕道走,没有吃苦精神。
6、自学能力差,提不出问题,找不到知识的重点,不知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下面就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谈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与学困生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互相联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学习的基本保证。因此,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教师要善于了解学困生。深入了解学生是教师因材施教的依据,了解学困生就是要了解其认识、情感、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家庭、社会背景,经济状况等,在了解学困生的同时教师还要认识自我,深刻认识自我是教师自我教育和提高的依据,只有充分认识自我和了解学困生,才能找到师生在认识、情感、性格、习惯等方面的异同,才能将心比心,与学困生形成共鸣,才能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2、要尊重学困生,爱护学困生。学困生自身就有一种自卑、恐惧的心理,他们经常把自己和外界沟通的心扉关闭起来。因此,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多给予理解和关爱,多与其沟通。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的,多给予表扬和鼓励,爱护他们的自尊心,不要吝啬我们的赞美之词,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如果教师对学困生一味地采取歧视、批评、挖苦,学生对教师就会产生反感情绪,就会出现顶牛、唱对台戏,师生关系就会恶化,转化学困生就成了空话。
3、民主平等的教育教学作风有益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教师专制的教育教学作风会使本来就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学困生更加被动,情感更加淡漠,师生关系更加紧张。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具有民主平等的教育作风,和学困生做朋友,这样师生这间才能互相信任、合作,教学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二、对数学学困生动之以情,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热情
学困生的转化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教学理论等多门学科,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肩负着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重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对学困生动之以情,用真情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1、在生活上给学困生以无微不至的关怀。我班曾有一位男生,哥哥在读高中,父亲务农,母亲患心脏病,家庭经济十分困难,该生很自卑,认为自己考上大学家里也无钱送,学习上得过且过。初一期中考试得了32分,全班倒数第5名。我在了解情况后,主动为他申请了贫困生补助,并向他宣传国家不会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政策,鼓励他努力学习,他生了病,我为他熬药、做好吃的补身体,我家有旧书旧报纸约100多斤,叫他拿去卖了作零用。在后来的学习中他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我向他提出了要求:希望他期末考试数学成绩能及格,他很有信心地说:“能做到”,结果期末数学考试得了65分。真是感人之心,莫过于情。
2、在学习上给学困生以鼓励和帮助。有位学生因小学数学基础差,到了初中就跟不上进度,于是自暴自弃,遇到困难就回避,对数学很厌倦。我主动找他谈心,帮助他找出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制订学习计划,上课时有意抽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答错了,表扬他敢于回答问题;答对了表扬他进步很大;考试只要比前一次多一分,就在试卷上批“有进步,希再努力”。数学书丢了,我到图书室给他借一本;作业本不够用,我买几本送他;学习上遇到困难,抽时间给他讲。这样,他渐渐感到我在关心他、帮助他,自己没有理由放弃数学学习。我用自己的真情激起了他学习的勇气和信心,经过半年的努力,成绩比原来有了很大提高。
三、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获得知识的巨大动力。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1、数学的抽象性给学困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在教学中应加强数学的直观性教学,调动其学习兴趣。讲等积变形的应用题时,涉及形变积不变,学困生很难用形状改变前后体积不变的性质列出方程。课前我用干湿适度的粘土和成一圆柱体,上课时展现给学生,先叫学生写出求圆柱体体积的式子,再拍成长方体,又叫学生写出求体积的式子,学生直观地感到从圆柱体变为长方体的过程中体积没有改变,即:圆柱体体积=长方体体积。学困生对这个难点迎刃而解。
2、引入故事,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用数学故事引入新课能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我在教“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先给学生讲这样一个故事:酒仙李白见壶中酒不多了,便把酒壶提去买酒,他第一次遇到一个酒店,把壶中酒增加一倍,出店后有人叫他酒仙,一高兴即喝去一斗;第二次遇酒店又把壶中酒增加一倍,出店后遇旧友,又将酒喝去一斗;第三次遇酒店把壶中酒增加一倍,,出店后遇美女,再喝一斗刚好喝完壶中酒,问李白壶中原有酒多少斗?故事刚讲完,学生兴趣很浓,议论纷纷,基础好的学生很快算出李白壶中原有酒0.875斗酒。在我的指导下全体学生体会到用代数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学困生学习这节课内容的积极性很高。
3、用艺术语言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学困生上课思想爱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积极性不高。如果教师讲课语言单调、枯燥,学困生就更没兴趣学数学。因此,教师要注意讲课语言的艺术修养,用形象的、巧妙的富有启发性的数学语言来活跃课堂,引导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
4、用多媒体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具备声、光、形、色的最佳组合,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就能把那些复杂的图形构成,说不清道不明的原理轻松自如、简洁明了地呈现给学生,这样有利于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四、降低要求,循序渐进
从实际出发降低难度,循序渐近。针对学困生基础差,接受知识慢的特点,课堂抽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布置作业放低要求,布置基础性的作业,遇到问题及时指导,肯定进步的点点滴滴。把握层次,由浅入深,循循诱导,以帮学困生掌握知识,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
五、培养学困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1、培养学困生的思维方式,提高思维能力。学困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有不爱动脑筋的习惯,其主要原因就是不知道怎样去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方式尤其重要。在教学中要让学困生明确思维方向,引导积极思维。运用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性思维,学会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克服思维定式的束缚,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加强数形结合训练,提高学困生抽象思维能力,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是数学基础知识的精髓之一,是把知识转化成能力的桥梁,许多数学问题学困生难以理解,灵活引导他们进行数形结合,转化为直观易感知的问题,学困生就容易理解,就能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习的信心。
2、培养学困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学困生自学能力差,在教学中要培养他们求教与自学相结合,既要争取老师、同学的帮助,又要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获取;学困生对问题大多是一知半解了事,在教学中要培养他们善于提出问题,追本究源,要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内在联系,养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学困生做作业有机械模仿例题的习惯,在教学中要培养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要有所创新。学困生不知道温故而新,要教育他们,不仅要做到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还要定时复习,这样可增强记忆加强理解。
六、正确运用考试手段,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每个人都希望展现自己的价值,得到尊重,学困生尤其如此。在教学中可单独为学困生群体设置一些较容易的试题进行阶段性测度,让他们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尝到甜头,感到自己可以学好,提高自信心,也可在考试前对学困生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针对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让其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较高的分数,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差。教师要趁势引导总结经验教训,激励他们积极向上,从而达到转化目的。
总之,转化学困生是一个艰辛而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教师要有耐心,对学困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辅导,脚踏实地帮助其克服困难;教师要有爱心,关怀和鼓励是激发学困生转化的动力,用真情去感动他们,让他们在温暖的集体中奋发前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努力付出,转化学困生就能收到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1]数学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陈贵主编.中国当代教育思想宝库.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2005.9
[3]冯海英、成云、李雪平主编.现代心理学新论.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7
主题词:转化 学困生  管见
作者简介:
我名何晨光,出生于1958年10月24日(身份证号:512929195810243511),男,汉族。四川省西充县人,中学一级教师,毕业于南充教育学院数学专业。本人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25年,曾在《西充教研》、《南充教研》、《中国当代教育思想宝库》发表论文。
 
 

浏览次数 版权所有: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2405030 传真: Email:xdkxjyyj@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