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首页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收录 杂志简介 期刊浏览 封面展示 招聘求职 文件下载 图库 
滚动公告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6237714  010-52405030
唯一投稿邮箱:xdkxjyyj@126.com
信箱:北京市西城区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供求信息
友情链接
 
作文教学创新方法之我见
                                        作文教学创新方法之我见
                                                        张 毅
      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显得重要。但是,中学生作文长期存在着死套路、思想贫乏、语言贫瘠等问题,制约着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激发与培养。结合我校《初中生作文教学创新方法的实践与对策研究》的课题实验,我认为创新作文教学方式,通过借助阅读美感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拓展生活和阅读信息丰富学生写作素材、创新作文的评改方式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是改变这一现状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一、借助阅读美感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是古代作家学习写作的经验之谈。 事实上,写作能力的培养就是一种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过程,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文字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语言中的丰富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语言审美和表达能力。因此,解决学生对写作的厌倦态度,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就可以通过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来实现。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教师在语文写作的教育过程中实现由阅读到审美的转化,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首先,通过有效的阅读来促进学生对语言美感的体会。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往往关注于其中辞藻的使用和段落的划分,这是粗线条的表面阅读层次。应该说中学语文阅读中的每篇文章都是作者一定思想和情感的表达,事实上,作者细腻的情感和语言之美更多地处于一种无法言说的蕴含之中,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的想象能力,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通过细微之处加以体会的。如《孔乙己》这一课,在课文后,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孔乙己最后一次出了咸亨酒店后,他的命运到底如何?请同学们结合时代背景、作者的情感和语言想象一下后续写。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显微与细化作者情感和表达的差别及文字的彰显作用,我们就成功的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为提高学生的习作质量拓宽了道路。
其次,通过改进阅读方式,提高学生对文字的体悟能力。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多为典范作品,文质兼美,思想性、艺术性都强,因而在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去欣赏品味文章的优美语段,读出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傲岸,领悟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患,品味朱自清父亲背影后的舐子情深,感受白杨树下那傲然挺立的民族魂……从思想上、语言上、艺术上去阅读文章,提高学生对文字的体悟能力,并与学生作文结合起来,具体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语言美感的鉴别能力。
二、拓展生活和阅读信息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中学生的作文选材面狭窄,内容不充实,语言干瘪枯燥,是中学生写作教育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就是学生对生活观察少,体验少,感悟少。文章与现实是密切相关,骨肉相连的,可以说生活是写作之源。古语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世事”、“人情”就是现实生活,这“洞明”、“练达”就是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思考。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使学生在一个节奏快、强度高的狭窄校园空间中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呢?
首先,引领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并在生活中学会思考。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可见,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思考。新课标也明确提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而中学生受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其对生活的关注较少,认识容易片面肤浅,对生活中的“美”缺少体验,更缺少“发现”,作文时往往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不知道要表达什么思想。因此,作文教学光从文本上指导学生是不够的,更重要是引领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并在生活中学会思考,“捕捉事物的特征”。老师要指导学生善于积累素材,提炼主题,养成表情达意的习惯。这样,作文时就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思想感情可表达。
其次,利用当代社会信息发达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时代,把握生活主题,增加选材范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获得信息的手段也随着多样化。小到电视、报纸,大到手机报、互联网,应该说中国人在信息获取的方式上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中学生群体特征也同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是过去那种只知道书本的青少年,他们每天接受的信息量与以往的学生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对社会热点知识的关注,引导学生深入认识事件的本质,更深入地体会不同社会群体的不同生活,从而丰富对生活的认识,使这些知识充实学生对不同生活状况的体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选择的写作素材。
三、创新作文的评改方式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写作是一项“艰辛”的劳动。越是大作家越能体会其中的“艰辛”。鲁迅说过,他的文章,哪怕是极短的杂文,都是“绞了许多脑汁”,用“血”和“生命”所换来的。托尔斯泰也说过这样意思的话:作家并不是用笔“蘸着墨水”,而是“蘸着”自己的“血肉”在写作的。正因为如此,作文历来就令学生望而生畏。为此,鼓励学生作文,不能单靠“思想工作”,还要为他们树榜样,更要“引进激励机制”,让他们体会到成就感。
首先,改革传统的评改方法。其实,作文的修改也不仅仅是老师的事,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具体如何改,应该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比如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以小组批改的形式来进行。要使学生明白,作文是很难一次成功的,好文章是靠改出来的。老师应教会学生如何修改作文,并不是仅仅找找错别字、改改病句就行了,还应从谋篇布局、构思立意上加以考虑,应让学生认识到,只有真正会修改文章的人才是真正会写文章的人。
其次,我们可充分利用作文课堂教学、学校广播站和文学社以及各级正式刊物为“阵地”,借鉴游戏软件的“加分制”和“授头衔制”等,制订一套激励措施。比如,给每位同学准备一本作文加分卡,对平时的优秀作文、获奖作文、发表的文章进行加分,随时进行登记。然后根据学生加分多少分别授予“一、二、三级小作者”和“一、二、三级小作家”等荣誉称号。这样引进激励机制,让他们体会到成就感,就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教育家刘佛年说过:“只要有一点新意识、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称得上创新,我们要把创新的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看得太神秘。 ”由此,本人在作文教学创新的方法尝试就可自慰了。需要指出的是,作文教学无论怎样创新都必须立足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善于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造、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创造力提供足够的时空,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宽松环境,并鼓励学生以乐观的态度迎接挑战,对待挫折失败,以顽强的毅力去争取创新的成功,使作文教学真正成为:“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人”的创新摇篮。
 
 

浏览次数 版权所有: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2405030 传真: Email:xdkxjyyj@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