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首页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收录 杂志简介 期刊浏览 封面展示 招聘求职 文件下载 图库 
滚动公告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6237714  010-52405030
唯一投稿邮箱:xdkxjyyj@126.com
信箱:北京市西城区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供求信息
友情链接
 
少数民族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初探
                                 少数民族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初探
                                                              赵智东
 
     摘要云南是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少数民族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据很多研究表明,云南各地、各民族间的教育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就同一地区而言,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在学习上仍有一定的差距。在大力倡导与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缩小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学习差距,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需要探索的道路。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良好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其学好地理学科的前提条件。因缺乏广阔见识和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则是当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地理的最大障碍,学生往往因为不能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对地理环境缺乏必要的认识,甚至感到地理难学,从而丧失了学习地理的信心,这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教学十分不利。本文试图从少数民族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来探讨少数民族学生学好地理的途径。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
云南是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少数民族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布,云南省除汉族外,有 25个人口在 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民族种类居全国之冠,是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缩影。少数民族人口1400万,占云南省总人口的34%。居住面积占云南省总面积的70%。新中国成立前,云南的社会发展缓慢,生产力水平低下,存在着原始公社制、奴隶制、封建制等多种社会形态,文化教育落后,贫穷愚昧共存。很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山区还处于刀耕火种、刻木结绳记事的状态,基本上没有学校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对旧中国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造,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积极发展教育事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使云南省民族教育有较大发展。但据《云南小学教育质量问题简要分析》、《云南省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情况调研报告》、《云南教育问题研究》、《跨入21 世纪的云南教育》等有关云南教育的各项学术、专项研究表明,云南各地、各民族间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就同一地区而言,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在学习上仍有一定的差距。
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学习差距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其中少数民族学生成长、生活的社会背景(如:语言、伦理道德、生活习惯习俗、经济水平、文化背景等)差异是导致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学习差距的的主要原因。
在大力倡导与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缩小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学习差距,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需要探索的道路。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良好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少数民族学生学好地理学科的前提条件。因缺乏广阔见识和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则是当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地理的最大障碍,少数民族学生往往因为不能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对地理环境缺乏必要的认识,甚至感到地理难学,从而丧失了学习地理的信心,这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教学十分不利。
地理学科是一门发展很快、实用性很强的集自然、人文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拥有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是学好地理学科的前提条件。而地理思维能力的构建与培养中,地理空间思维无疑是重中之重。所谓空间思维,是指基于空间,从空间的事物着眼,对空间事物迅速高效地进行一系列分析判断应对及再调整处置完整谋事的思维过程。空间思维有能力理解空间关系,知道地理空间如何展示,能对有关的空间概念进行推理并做决策。空间思维是千万种思维中的一种,它是一种复合思维,是一种快速、高效的优秀思维。
一、少数民族学生的思维特点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生活观察,我感到少数民族学生在思维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记忆能力较强
这一特点与一般汉族青少年学生的思维相似。青少年时期是人类大脑皮层飞速发育的时期,此时是青少年学生思维发育的黄金时期,记忆力也特别强。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记住大量的信息,并能保持很长一段时间,即使失去了这些信息的记忆也很容易恢复,有的甚至成为永久记忆,这为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好处,对学生思维的形成也极为有利。
2、思维的反应速度普遍较慢
少数民族学生的思维反应与其生活的自然、半自然的经济社会环境及生活习俗等有关,也与当地族群人民的物质生活总体水平低有关。在教学和生活中,反应速度慢不利于学生及时、同步从外界提取信息并处理信息,阻碍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框架的形成。
3、思维的角度陈旧,易形成定势
少数民族学生因家庭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思维发散的能力远不如同龄的汉族学生。再加之少数民族学生双语的使用,增加了其学习与交流的难度,故思维角度往往比较单一,对待事物的认识容易形成定势。因此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只有适时因势利导,才能不断的提高他们的思维方式、思维层次,才能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4、思维不成熟、思维的层次性不高
少数民族学生的这一特点与一般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没有更多的差异。年龄小、阅历少且知识匮乏,生理、心理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思维的不成熟性。由于思维不成熟、思维层次不高,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这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探索才能总结出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5、思维存在着片面性和不系统性
这一方面主要是学生所学知识的不系统性不全面导致的,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熟练程度不同以及知识盲点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交通、通讯与信息传递相对滞后,少数民族学生获得的信息量、知识量远低于同龄的汉族学生,故视野较窄。
6、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差
一般的青少年学生往往都具有思维惰性,习惯于生搬硬套公式,而不是努力弄懂意义,根据具体问题灵活选择方法。这在运用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等解决问题时,少数民族学生这方面的思维表现尤其突出。
7、思维的逻辑性差
青少年学生往往对某些特定事物的解释感兴趣,而不关心对各种现象的解释是否一致,这与其认知结构中概念模糊、关系含混、内在一致性差的特点有关。例如,学习了自然带、气候类型等的有关知识后,对具体区域的地理要素分析仍存在逻辑上的错误;学习了沿水平运动的物体偏向这一原理后,对解决诸如大气运动、水的运动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时仍较欠缺,往往出现前面矛盾、逻辑混乱的情况。
8、形象思维发达,在语言、艺术、舞蹈、绘画等方面极具天赋
少数民族学生因其所处的特殊社会氛围的影响,形象思维普遍较发达,在语言、艺术、舞蹈、绘画等方面极具天赋。但对空间的感知和认识不足,空间概念难于建立,空间思维能力相对较差,对需要丰富空间思维能力的地理、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学习相对较吃力。
二、少数民族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少数民族学生地理学习困难的根源在于空间观念的建立上。正确认识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属性是培养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关键,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属性由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结构四个部分组成。如何有机的把四个部分结合起来,则是建立学生空间属性的核心。
(一)增加形象贮备,建立良好的思维表象素材
观察是思维的“触角”,也是一种感知活动。通过观察自然与社会事物和现象、实物模型、图像等,对空间进行“触摸”。形成地理空间感性认识,从而建立空间概念,进一步理解地理事物空间特征的三要素:方位要素、形状要素和数量要素。如用地球仪呈现我国的空间特征:位于亚欧大陆东岸、太平洋西岸,形状像只大公鸡,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点击Google(谷歌)数字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屏幕下方呈现该地的经纬度及海拔高度;观看太阳系成员图,感受宇宙空间;观察等高线模型与实物图、观看3D演示地形,建立立体空间感。通过观察进一步明确地理空间既有经纬度又有海拔高度,还有形状和数值,是多维空间。如青藏高原在我国的西南部,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形状像只趴在地上头伸向西的驼鸟,30°N和90°E穿过它的中部。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薄弱的原因往往是不能把握事物或现象的空间特征。因此,在观察地理事物现象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抓住对象的空间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人类的认识,脱离不了实践。人的思维(即理性认识)是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的,形象思维如此,抽象思维也是如此。作为形象思维生动性的形象的东西,并不是主体的头脑中凭空臆造出来的。它根源于现实中的东西。离开了感性认识,形象思维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师教学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自身感性素材不足、视野狭窄、认知面有限等特点,重视向学生呈现丰富的感性材料,如使用直观教具、重视实验、充分运用电化教具和图表、模型、多媒体教学等直观手段,要善于用形象感性的事物说话,用生动的比喻和类比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初步建立起学生良好的思维表象素材。
(二)强化想象训练,锻炼空间思维品质
地理事物或现象是立体(或三维)存在与分布的,但到了课本上就图例化或平面化了。这样的例子在课本上比比皆是。简单的如地球、大气环流、经纬网、各种地表形态等都是立体存在的,但我们平时用的最多的地图却是平面的。学习时,要通过这些平面的图形来想像立体的空间,这就给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人为的障碍,我们要尽可能地消除这些不利影响,模拟并还原地理事物本身的面貌。
1、利用模型还地理事物立体的本来面目
学生在学习经线、纬线和时区换算时都感觉很困难。在教学中,让学生准备地球仪和细铁丝,根据经纬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自己动手做经纬网。然后,观察经纬线的形状、指示方向、长短及变化规律、每条经线和纬线有几个交叉点等。虽然,学生解决的问题和通过观察地图的方法解决的问题是一样的,但学生是通过动手、并在立体的图形中得到的。在平面上讲立体的事物是讲不清楚的,它需要学生的空间想像。与从地图上学习相比,模拟立体的地理事物直观,不需要空间想像,只需要观察。变抽象为具体。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消除了地理事物平面化带来的消极影响。经纬网的问题解决了,与经纬网有关的方位判断、地方时计算、时区换算等知识就会迎刃而解。
2、时空结合、动静结合,把握地理事物或现象空间的发展
地理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如通过太阳直射点随着时间变化而在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让少数民族学生由此而联想到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化、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通过多媒体模拟功能向学生展现地理事物的空间形象,尤其是展示地理规律的空间变化过程等等都是锻炼学生空间思维的有效途径。
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理事物和现象,既要看到每个时点所表现的特征,更要看到其特征形成的动态过程。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一直是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其本质是学生无法在头脑中建立晨昏线随直射点的来回移动而变化的空间动态模型。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地球动画来模拟昼、夜半球随太阳直射点而发生变化,整个运动过程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对虚拟现实的观察、归纳、猜想,再去发现结论,从而完成空间思维的过程。
想象是最富有意义的形象思维形式,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如教过大气层后,可让学生想象“假如突然地球失去大气层”后的情景;教过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后,让学生想象“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的大气运动”;教过地球的自转、公转后让学生想象“假如地球突然停止转动”或“地球自转速度加快或变慢后的情景”等等。
(三)重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提升空间思维能力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这个同人类息息相关的地理环境的科学,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点。要掌握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空间分布特点及规律,有丰富形象的空间思维能力是必需的条件之一。地理空间思维的培养必需重视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整体性、差异性的分析,这样才有助于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当呈现问题时,应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信息的知觉,想象问题情景,构建典型形象,揣测地理事物或现象变化的趋势。同时在纸上画出各种有利于大脑思维的示意图表等,使学生在头脑里建立起清晰的地理表象地图,然后再运用所学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分布规律进行推理和演算,最终得出定量的结论。
1、抓住区域特征阐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所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地理环境中有很多地理要素,但在这些因要素中,总有一个要素对区域特征的形成起到主导作用,把它从诸多地理要素中找出来,并分析它是如何影响其它要素,使整个区域呈现出与其它区域不同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如我国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是干旱。在教学中,紧抓住干旱,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有山脉阻隔。使海上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然后,再分析干旱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由于干旱,降水从东向西递减,植被从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所以人们的生产以畜牧业为主。河流稀少,多内流河湖。农业以灌溉农业为特色,主要分布在有黄河灌溉的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及有冰雪融水灌溉的河西走廊、天山南北两麓。人口、城市、公路、铁路也主要分布在沿河地带等。地理环境由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土壤、人口、生产、交通等各要素组合而成的。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抓住影响区域间差异的主导因素阐述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指区域地理环境结构在区域内部的差异。地域不同,区域间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不同,因而区域间就产生了差异。要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就必须找出区域间差异的标志。
如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虽然都处于季风区内,但两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有着显著的差异。两个区域间差异的标志是气候。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一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一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上。从而造成了南北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在各地区的温度带、干湿地区、耕作制度、主要耕地类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水果、房屋建造特点、传统的运输方式、传统的体育项目上体现出来。借助于比较可以认识区域间的差异及某个地区典型的地理特征。
(四)强化图文转换训练,完善空间思维能力
少数民族学生因空间思维能力较差,地理综合能力也因此受到影响。地理综合能力是由地理智能和地理技能综合而成的,主要包括地理记忆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地理图像运用能力等。地理图像运用能力是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再现与发展,是其它地理能力的辐射源,它包括地理图像的判读、再现、填绘和分析能力等,其实与就是图与文的相互转换过程。从知识的理解掌握到运用,需要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这一思维活动从地理教育教学的角度上看就是图文转换活动。把教材中的陈述性知识,经过师生共同进行程序化加工,理清知识的层次脉络,掌握其宏观地位与微观作用,使之系统化;分析知识组成及各部分联系,使之结构化;总结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分布、运动及变化规律,使之规律化;适用各种图像、图表、地图、文图结合,使之形象化;从定性到定量、从数据到图表,联系有框图、比较有表格,使之技能化。伴随着这“ 五化”,自始至终贯穿着图文训练,图与文的综合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等多种思维活动,从而达到综合能力的形成,这一过程正是图文相互转换的过程,也是地理综合思维的完善与发展过程,。
地理学科能力多带有综合性,如地图能力,就包含有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多项能力 ,其中思维能力在对地图的判读与分析中,又需要多种思维活动;又如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空间概念的理解、空间分布的记忆,空间结构的分析,空间联系的想象,还要对教师语言描述的体会,直观教具的观察,以及从形象到抽象的转化等。可以说,能力培养的过程即不断发展思维的过程,既要运用多种思维以培养能力,又要通过能力的形成来发展思维,只有这样少数民族学生的空间思维才能牢固地建立起来。
总之,为缩小边疆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学习差距,为适应素质教育对地理学科的要求,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对促进地理教育教学的发展及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无疑是有着深远的意义,也是我们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郭云龙 (2005) 《云南小学教育质量问题简要分析》 云南省教科院
2、杨崇龙 (1995) 《云南教育问题研究》  云南教育出版社
3、胡淑珍 (1996)《教学技能》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4、学习策略课题组编(2001)  《学习的策略》 红旗出版社
5、袁书琪(2001 )  《地理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6、袁孝亭编著 (2006)《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浏览次数 版权所有: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2405030 传真: Email:xdkxjyyj@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