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首页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收录 杂志简介 期刊浏览 封面展示 招聘求职 文件下载 图库 
滚动公告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6237714  010-52405030
唯一投稿邮箱:xdkxjyyj@126.com
信箱:北京市西城区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供求信息
友情链接
 
“思维定势”对高中化学解题的影响
                                      “思维定势”对高中化学解题的影响
                                                           朱敏桦 
       摘要:“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产生了严重的问题,但教师只要在教学实践中潜心地进行钻研和摸索,分析由于思维定势造成错误的原因,寻求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付之于教学实践中,一定能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使学生真正应用知识迁移解题过程减少错误的发生。
关键词:思维定势;高考化学;解题能力;
1什么叫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Thinking Set)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束缚创造性思维
2 思维定势的影响
统顾高中理科生平时化学答题情况,我发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着的各种形式的错误,除了对题意理解不深入、运算失误,分析问题没切中要害及解题中不细致造成错误外,其中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所造成错解也占据着一定的比例。“思维定势”对学生解题会产生什么影响,归纳如下:
2.1、套用化学原理引起的“思维定势”
例如铁的复杂氧化物Fe3O4常被表示为FeO·Fe2O3的形式,铁的复杂氯化物Fe3Cl8常被表示为FeCl2·2FeCl3,那么Pb3O4,Fe3I8可以分别表示为什么形式?很多同学由于审题不清,习惯性思维,写出形式与上述物质相同的表达方式:PbO·Pb2O3和FeI2·2FeI3,而这两个答案都是形是而“实”不是。他们是因为没有考虑到Pb的常见价态是+2、+4价、由于Fe3+可氧化I,因此FeI3这种物质根本就不能存在而得到错误答案的。根据这一条件,正确答案应为2PbO·PbO2和3FeI2·I2。此题应该是典型的由于思维定势造成应用知识迁移解题过程中对化学知识的应用产生错误。与此类似的在高考中曾考过Na2O2与SO2的反应,很多学生仿照Na2O2与CO2的反应方程式来判断反应产物,得出产物为Na2SO3和O2的结论,而没有考虑Na2O2的强氧化性可以氧化Na2SO3成Na2SO4,从而导致高考该题的失分。
2.2、平时积累的解题经验所引起的“思维定势”
  在学习原电池时,学生非常熟悉的结论就是原电池的负极是一个活泼极。
因此当我们判断将镁片和铝片用导线连接后放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形成原电池的正负极时。很多学生就会轻易得出结论:Mg比Al活泼,所以镁片是负极,铝片是正极。这也是一种典型是思维定势造成的错误,负极是活泼极这一化学原理容易让学生形成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负极是活泼极是没有错误的,但是这种活泼性是对电解质溶液而言的,对于H2SO4等酸性溶液而言,Mg比Al活泼,可是对于NaOH溶液而言,Al却比Mg来的活泼。因此把镁片和铝片用导线连接后放入盛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形成原电池,则Mg是电池的负极,可如果放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形成原电池,Al就应该是电池的负极了。
    2.3、化学中经验性结论所引起的“思维定势”
   我们以将金属Mg投入FeCl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例,两者混合时发生的是下面A、B、C中哪一个反应呢?
A.   3Mg+2FeCl3===3MgCl2+2Fe     B.   Mg+2FeCl3===MgCl2+2FeCl2
C.   3Mg+2FeCl3+6H2O===2Fe(OH)3↓+3MgCl2+3H2
学生通常会错选A答案,因为在我们化学中,讲授氧化还原反应时,有这样一条规律:在含有几种不同氧化剂的溶液中加入一种还原剂时,该还原剂首先和氧化性最强的物质首先反应。因此我们还会总结一些微粒的氧化性能力大小的顺序,如Fe3+的氧化性强于H+的氧化性。当加入Mg这种还原剂,当然首先和氧化性更强的铁反应,所以会让学生错选为A答案,而没有考虑这只是一条经验规则,微粒还原性、氧化性的强弱还受到溶剂,反应物本身性质的影响。通过实验验证,Mg与FeCl3反应时,金属Mg的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并溶解,最终溶液中出现红褐色沉淀。因此得出正确结论是:金属Mg首先与FeCl3水解生成的H+反应产生氢气,由于Mg消耗了H+,使FeCl3的水解平衡向着水解方向进行,从而生成大量红褐色的Fe(OH)3沉淀。
2.4、套用解题模式引起的“思维定势”
例如:2002年河南化学高考题第14题,碘跟氧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称为碘酸碘,在该化合物中,碘元素呈+3和+5两种价态,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A.I2O3      B.I2O4       C.I4O7        D.I4O9
解此题时习惯性思维方式为:只要将元素化合价代入,代数和等于零即可,这样就容易错选B答案,而此题根据对于变价金属,一般高价部分应作为含氧酸根,再根据名称“碘酸碘”,I4O9可以写成I(IO33,恰好符合题目要求。  从以上几例中可以看出,“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到处可见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据笔者的一些研究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有:
(1)没有深入理解化学概念的意义和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现象的本质;
(2)不能准确理解化学原理;
(3)忽视或误解化学规律的适用条件;
(4)片面分析问题,只见局部,不顾整体,因此在知识类比移植过程中产生错误;
(5)凭自己的主观想象,缺乏从论证推理得出结论的习惯;
(6)不能全面、准确地分析题目的化学变化过程。
3 解决策略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解决学生由于“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而造成错误的问题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3.1 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入手,积极构建新型的学生认知结构。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力是具有一定认知结构的活动,没有一定的、适当的认知结构作为基础,就没有学习。这就是说,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研究学生在课堂上心理反应过程,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有意地调节、控制这个心理过程,达到发展智力的目的。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抽象性概念,尽量建立起形象的模型,改变学生的认知条件,把所学内容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3.2深刻领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搞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教学。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是解题的基础,这就要求在概念、原理的教学中能从多方位、多层次进行,特别要讲清在后面学习中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既能深刻理解概念、原理,又能掌握这些概念、原理在解题过程中的灵活运用。
     3.3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习惯和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学生虽然在课堂上对基本概念和原理已经有一定的理解,但在具体解题过程中也会出现思维混乱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能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的、一般的程序,特别是要养成一种仔细分析题设条件的习惯,运用正确的化学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最终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 
     3.4精选典型例题,培养、开拓学生的解题能力。例题的分析对培养、开拓学生的解题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平时教学中应该通过各种渠道精选一些能训练学生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的典型例题进行分析,并在分析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的训练,使学生从中体会解题的奥秘和乐趣,激发学生解题的欲望,并通过学生自己的解题实践来逐步提高解题的技巧和能力。
     综上所述,“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确实产生了严重的问题,但我认为只要在教学实践中潜心地进行钻研和摸索,分析由于思维定势造成错误的原因,寻求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付之于教学实践中,一定能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使学生真正应用知识迁移解题过程减少错误的发生。

 

 
 

浏览次数 版权所有: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2405030 传真: Email:xdkxjyyj@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