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首页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收录 杂志简介 期刊浏览 封面展示 招聘求职 文件下载 图库 
滚动公告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6237714  010-52405030
唯一投稿邮箱:xdkxjyyj@126.com
信箱:北京市西城区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供求信息
友情链接
 
中小学生厌学的对策研究
                                     中小学生厌学的对策研究
                                                          沈利利 李建华
 
      摘要: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现象日趋严重,现象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我们可以从社会方面、家庭方面、学校方面、学生自身方面寻找厌学的对策,采取措施,减轻或消除厌学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中小学;厌学;对策
 
所谓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校生活,对书本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厌倦、抵触的心理状态及其在行为方式和生理现象上的不良表现。作为基础教育危机的一种表征,我国中小学厌学现象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中小学生厌学是学生生活的主要问题行为,足以引起教师、家长以及整个社会的关注。
小学生厌学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我们要找出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及时纠正这种现象。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和。
1.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
教师要教育学生认识到当今社会千变万化,是信息化的社会,高科技的时代,没有知识只能被社会淘汰。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上有一些东西会对我们产生不良影响,要注意从小培养他们的辨别能力和批判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2.净化学校周边的环境
学校周围的网吧,特别是小学附近禁止开网吧,严厉打击黑网吧。各类经营主体资格合法有效,书刊、音像制品等内容健康向上,食品安全水平也要全面提升。使校园周边文化环境切实得到改善,社会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努力净化学校周边的社会环境。
1.家长要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
学校要利用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反馈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发现学生出现问题时,与家长相互配合,找出原因,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并与之进行情感上的沟通,耐心开导,诚恳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避免简单、粗暴、体罚、变相体罚的管教方法。
2.要建立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
帮助家长学习教育子女的正确的方式,要分清什么是溺爱,什么是爱。要想孩子学习好,首先你的保证有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生活在一个融洽的氛围中,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统一,要理解和尊重孩子,不断的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
1. 学校要转变观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要改变观念,不要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考试的分数,不能以一个学生成绩的高低来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要改变这种观念。课堂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这一双边活动过程的参与程度,由消极被动地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
2.教师要真正去爱学生、了解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走近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内心世界,并且发现问题,给他们以信心与关爱,让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能够与学生交朋友的教师是出色的教师。教师绝对不能歧视学生,而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要充满自信,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不好的,相信在自己的带领下都能发挥出他们最好的水平。而教师这种自信会通过教师的态度、表情、行动等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受到鼓舞,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对老师形成更深的信赖,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注重师德的修养,爱护和尊重每一位学生。
1.纠正学生的不良思想
有的学生急功近利,琢磨怎么才能挣大钱,恨不得马上放弃学经商,无心读书。教师要引导学生客观的分析自身的条件,认识自己的不足。适时的给于开导,小学的年龄还小,一定要积累一定的知识,一定的经验,这样才能赚更多的钱,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把认为读书无用的思想纠正过来。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放在一切教学工的首位,兴趣使学生学好习的前提,它关系着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动力问题。要求教师运用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总之,小学生厌学的成因是复杂的,但厌学的学生并不是无可救药的。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学校,社会,家庭要结合,形成一种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多管齐下的解决厌学的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厌学的学生,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地位,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努力建构学校,社会,家庭密切配合的三位一体的解决策略。这样厌学就不再是头痛的问题。我们要把无私的爱给与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促使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
 
 
 
 
 
 
 
 
 
 
 
 
 
 
 
 
 
 
 
 
 

浏览次数 版权所有: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2405030 传真: Email:xdkxjyyj@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