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首页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收录 杂志简介 期刊浏览 封面展示 招聘求职 文件下载 图库 
滚动公告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6237714  010-52405030
唯一投稿邮箱:xdkxjyyj@126.com
信箱:北京市西城区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供求信息
友情链接
 
浅谈如何上好高中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如何上好高中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  李金凤
      目前,地理作为文科高考中的必考科目,并且是以综合科的形式出现,其重要性正日益提高。不少的同学因为高考中地理失分严重,不但影响了文综的成绩,也影响到高考的成绩。我们调查发现,不少的中学生对地理学习存在恐惧情绪,出现了不学就腿的情况。一方面与地理本身较为抽象有关,需要强调的是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另一方面,也与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方法不当、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形式简单化有关,这些使学生难以激起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地理基础打不牢,知识上欠缺太多,从而一发不可收拾。一位教育家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那么,如何上好我们的高中地理呢?
一、 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不应泛泛而谈,更不应照课本依样画葫芦,教科书上写什么便讲什么,知识点没有延展性,这样直接形成了规条式的说教和死板的课堂氛围,老师说得口干舌燥,学生们听得昏昏欲睡。地理教学注重的是对图的理解,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直观地把图给展现出来,一些基本概念及原理,在硬灌输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产生抵触情绪。“不易学,记不住,听过就忘。”成了学生们学习地理的最直观感受。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电视录像、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1.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具,又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中学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地理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的目的,教学形象直观,还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借助地图,还可使学生加强对知识记忆的效果。例如,在学习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时,我们可以借助地图册上的图片,还可以展示一些照片,让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景观。
2.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长江的内容时,老师可在黑板上绘制长江干流略图,从长江的发源地绘起,一直画到入海口处,先画干流,给学生讲干流像字母W,然后讲到哪里就画到哪里。首先讲上、中、下游的划分,把宜昌和湖口两地名称用红色笔标在干流上;接着讲长江的支流,用蓝色粉笔从西向东画出主要支流,边画边讲哪些支流在上游,哪些支流在中游;然后讲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并标注在适当的位置上,上游“水流湍急,水力丰富”,中游“河道弯曲,容易泛滥”,特别是荆江段有“九曲回肠”之称,下游“江阔水深,便于航运”。这样有形有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略图不是静而是动的感觉,可以特别体现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运用多种电教手段,从各种感官诱发学生兴趣
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空间性、实践性、推理性、文理知识的交叉性等特点,并非许多学生所认为的地理就是地名加物产,学地理只要划一划,背一背就能了事。正是许多学生不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而形成了地理学习过程中常常重记忆,轻理解;重突击,轻平时,不注重理性思考和推理,强化死记硬背的学习。缺乏直观的理解,这是由于长期以来,受师资、教具的影响,形成了大多数学校,尤其是初中学校的地理教师上课仅凭“一本书、一张嘴、一只笔”照本宣科的教学局面。久而久之,当然是教师教之无味,学生学之更无味。这种恶性循环,正是学生不愿学的真正原因。即使条件稍微好点的学校,地理教学过程也基本上是教师口头讲授,利用板图、地图、模型、仪器等直观教具进行形声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学生的听觉器官来感知知识,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教师的讲述无论如何生动、形象,也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办法—一利用现代化电化教学手段,从全方位、多感官调动学生,从而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电化教学能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如电子计算机、电影、电视、录像、录音、幻灯、投影等),能把大量的形声教材转化为形声影像,呈现在学生视野中,把学生心理状态调整到“身临其境”的境界,更富真实感,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把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器官的功能同时发挥出来,加强了教师的讲授效果,强化了课本知识,使教学效果达到了较高的层次。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具体的东西要比抽象的东西更易被感知和记忆,看过的印象要比听过的印象更清晰和深刻。
如在“宇宙中的地球”一课教学中,为了理解“地球在宇宙的位置”这一问题,我采用了这样的设计:先让同学们看一些宇宙中瑰丽,奇美的图片,同学们一下子对未知世界的兴趣和求知欲马上就上来了。在通过设计一个一起在宇宙中寻访地球图片集,让同学们更直观的、更感兴趣的了解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在学生专注的目光中,他们深刻领悟了地球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太阳系的一些相关知识。这样,不仅能大大开阔学生视野、活跃课堂气氛、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感性认识的内容与形象思维的形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理论联系实际,对于提高学生应用知识于生产实际的能力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成语、故事、诗歌、谚语等来提高学习的兴趣
恰当地运用成语、故事、诗歌、谚语等,可为教学内容增辉添彩。例如,讲地壳运动时的“沧海桑田”的故事;讲水的循环时的“百川归海”的故事;讲“地球”的形状时,引用“麦哲伦船队环球探险航行”的故事;讲:“气候”时,还可引用《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讲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时,可借用“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词句;在讲“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灌溉问题”时,可用“收多收少在于肥,有收无收在于水”的农谚来反映灌溉的重要性等等。教师用语言的渲染,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创造出一个讲诗情画意般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三、缩小师生距离,以真挚感情培养学生兴趣   
情感关系是师生心理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教学效果有着重大影响。教学过程边 并不是一个机械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移植到另一个头脑中去的过程,而是一个师生间心灵的接触与交往的过程。因此,融洽的师生情感,可以促使师生间缩短空间、心理距离,产生友好、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真挚的师生情感,是教学中的一种催化剂,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过程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亲身体会到,教师良好的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不良的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学生在友好、和悦、轻松、互助合作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效果就好,在紧张、对抗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效果就差。这说明师生间情感相互交融、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作用。所以,我认为,学生扎实地掌握知识,绝不是靠多次的重复,而是靠兴趣、靠理解、靠师生间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准确地把握自己的角色、努力培养师生间的真挚情感,缩小师生距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四、结合社会所讨论的焦点,引发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地理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最主要的组织形式,绝大多数的地理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到整个地理教学的质量。要做到把教材与社会热点有机结合,一是在教学中必须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能反映地理学科获得广泛应用和社会价值的知识:介绍与课本知识有关的最新地理学科进展和科技成果,增强地理的时代气息,开拓学生视野;要有意识地把所学得的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用它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让学生运用地理视角去观察和分析生活、生产和社会现实中各类有关地理问题。二是要引导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多看电视中的“新闻联播”和“人与自然”等栏目,多读报,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涉及环境、资源、人口、发展等的重大事件和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给予足够的关注。例如,讲能源时,可让学生从能源、政治、经济、人权及全球战略等方面分析美国插手中东问题的原因及实质;讲核燃料时,让学生讨论美英贫铀弹轰炸南斯拉夫造成的危害;讲全球气候变暖时,让学生分析其原因,讨论其危害,找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我们必须紧扣地理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特色,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尤其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化。如,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围绕并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达到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教学素材的选取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五、利用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利用地理课外活动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课外小组通过参观气象站,进行天气预测、物候观测;到天文馆看星空,组织学生观星空找星座,观月相;还可以组织地质夏令营、制作地理模型、宣传有关地理的法规等活动,力求把课本知识寓于各种活动之中,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能力结构。这样,地理课的教学就会变得有声有色,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炉。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品德。
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通过教师激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好循环,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浏览次数 版权所有: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2405030 传真: Email:xdkxjyyj@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