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首页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收录 杂志简介 期刊浏览 封面展示 招聘求职 文件下载 图库 
滚动公告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6237714  010-52405030
唯一投稿邮箱:xdkxjyyj@126.com
信箱:北京市西城区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供求信息
友情链接
 
阅读教学中加强读书指导之浅见
 
阅读教学中加强读书指导之浅见
                                                                 四川营山高码 杨成兵
     叶老曾说:“语文课以读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古人也曾留下“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学自知”的学习格言。从古到今,“读”一直就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因此,如何指导学生由“读会书”到“会读书”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我在阅读教学方面怎样以读为本,以学为主,教学生学习和思维的一些具体做法,谈点浅见。
“给人以鱼,只供一饭之用;授人以渔,于终身受用无穷”。“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生要学会学习,必得其法,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必授其法。在教学中,我基本上做到:“书让学生读,问让学生提,重难点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实践操作让学生做,评价让学生下,结论让学生得。”具体做法是:
一、指导学生带问读书,勇敢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我常从题眼处设疑,如《黄山奇石》为什么说黄山的石头“奇”?“奇”在哪里呢?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学生也能勇敢质疑,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如《飞机遇险的时候》课题一出示,学生就提出:飞机里有些什么人?飞机怎么遇险的?当飞机遇险的时候里面的人是怎样面对死的威胁的?又如教学《观潮》一文时,学生从文章的中心部分质疑:潮水为什么会形成一道六米多高的白色城墙?……
指导学生带问读书,激励学生勇于质疑,不仅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当然,教师的设问一定要突出重难点,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启发性,要把握“少而精”的原则。
二、指导学生圈点勾划、边读边思,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圈点勾划,边读边思,就是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一边读一边想”的良好阅读习惯。因此,在指导阅读时,我是要求学生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或不懂的词语和句子用指定的符号记下来。前后联系,边读边想,并作上旁批,后在分小组讨论时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让学生在自学、互学的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品词析句,读写结合语文课要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就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指导他们品词析句地读,通过品读,使学生在欣赏语言文学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课文,陶冶自己的思想感情。如《飞机遇险的时候》,我抓住“立刻站起来”、“几步到”与“起来”、“到”,让学生认真比较、品读领悟,体会周总理在飞机遇险的紧要关头,主动帮助小扬眉,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准确运用词句表情达意的重要性。
其次,我还十分注意让学生留意文中标点符号的运用。一篇课文除了语言文字能够生动地表达内容、表达感情外,标点符号同样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再见了,亲人》每段结尾用反问号,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赞扬、惜别之情。《穷人》用了许多的省略号,表现了桑娜焦急矛盾的心理。引导学生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体会其感情内涵,能更好地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四、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有表情朗读。课堂上我常用三言两语的情境描绘,把学生带人一定的境界之中,再指导表情朗读,让学生情感升华。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在指导学生读“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一句时,我先进行描绘:总攻的时刻到了,我军嘹亮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而敌人的暗堡还没有炸掉。一批批刚刚冲上来的战友倒在了敌人的火力点下,在这紧要关头,身负重伤的董存瑞像巨人一样挺立起来,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为了亲爱的战友,为了新中国的胜利,他一手托起*包,一手拿着引线,对着战友们高喊出这一句话……接着,拉响了引线,只听一声巨响,敌人的暗堡炸掉了,董存瑞光荣牺牲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英雄牺牲前对战友们高喊出的这一句震撼山河的豪言壮语吧!教师入情入境的描绘,使董存瑞的英雄形象跃然于字里行间,让学生在感情上受到感染,读时情感投入,受到深刻的教育。
总之,阅读教学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要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参与到阅读实践中去,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提高阅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浏览次数 版权所有: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2405030 传真: Email:xdkxjyyj@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