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首页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收录 杂志简介 期刊浏览 封面展示 招聘求职 文件下载 图库 
滚动公告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6237714  010-52405030
唯一投稿邮箱:xdkxjyyj@126.com
信箱:北京市西城区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供求信息
友情链接
 
“五谷不分”新说
                                            “五谷不分”新说
                                                      云南省  樊庆洪
  摘要  作为影响人、教育人的影视作品中出现“五谷不分”的情况很普遍,因为其影响巨大,制作者应谨慎对待。搞教育要有求实精神,不能以讹传讹。现今的教育已严重背离了人类的认识规律,很多人是只“养”不“教”了。家长的畸形要求使学校教育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提这样的问题难道真的是杞人忧天吗?
关键词  五谷不分  说
镜头一:电视连续剧《枪林弹雨》中吴海和白欣去刺杀变节投降的大汉奸刘建民时,采用的办法是用蜂蜇死他。为了不使白欣害怕被蜂蜇,吴海告诉她,给她的蜂王已死。画面显示白欣放入房间的是一个马蜂,刘建民看见后从地上拿起来看时也是一个马蜂。但从后来铺满地的蜂尸看像是蜜蜂,事实上发动攻击一次后就死去的也只有蜜蜂,马蜂一类可以连续蜇你几次都没有问题。摆在桌子上的证据是一堆蜜蜂巢础片,对白也证实蜇死刘建民的是蜜蜂。
镜头二:某动画片中,追赶人的是蜜蜂,当显示蜜蜂巢的时候却是一个马蜂窝。
镜头三:电视连续剧《女子炸弹部队Ⅱ》中女子小队带着池田教授去躲避日军追击的路上,金泰看见树上有一个马蜂窝,在路边随手采了一些树叶(对白说是桉树叶)在嘴中一嚼,往身上一抹,就爬到树上轻松把马蜂窝摘了下来,准备用来做对抗日军的武器。
镜头四:2013年《特别文摘》第一期中有篇文章要发议论时做铺垫说,蜜蜂的专职是酿蜜,大黄蜂的天职是抢蜂蜜。
这几组镜头中包含的知识性错误有:
1马蜂和蜜蜂虽然同属昆虫纲动物,但生活习性有本质的区别,马蜂窝和蜜蜂巢也根本不同,马蜂不会营造蜜蜂巢础,蜜蜂也不会营造马蜂窝,并且可以肯定一点,马蜂绝对不会酿造蜂蜜。
2 马蜂是蜜蜂的天敌,马蜂王(母蜂)绝不会引来蜜蜂。
3 即使是蜜蜂王(母蜂),它召唤蜜蜂需要发出蜂王激素的气味,如果弄死了它,气味无存,蜜蜂无法知道蜂王在哪里。也就是说,死蜂王不可能引来大批的蜜蜂。
4 更要命的是,人们常用“捅马蜂窝”来比喻惹了乱子,马蜂是擦一点桉树叶汁就可以驱赶的吗?要不你来试试!这样教人,纯属有涉嫌谋杀之列。
5 蜜蜂的专职确实是酿蜜,大黄蜂一般情况下捕捉昆虫作为食物来养活自己和抚育幼虫,它们并不专职抢蜂蜜。
影视作品中出现这样“五谷不分”的情况已不足为奇,但影视作品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人,尤其是少年儿童。家庭、教师对少年儿童的影响远不如社会教育。影视作品感染人、教育人的力量巨大。加拿大人马克斯·范梅南认为:“年轻人生活中所受的所有影响中,来自大众媒介和文化的所谓‘教育’影响大大地超过了来自父母、教师,或其他教育学意义上参与进来的成人有意向的影响。”(引自《教学机智·教育学意向改变了事物》)播放影视作品,属于教育人、影响人的范畴,创作者不宜掉以轻心,否则以讹传讹,难免使我们的后代子孙混淆了事物的本来面目,用俚语说就是“瞎子牵瞎子,牵了摔岩子。
搞教育必须要有科学精神,要实事求是,不能凭想象把牛头对在了马嘴上。我很少有机会到全国各地游览,也凭空一想,马蜂窝全国各地,城市乡村都可能有。城市人没有见过蜜蜂,没有吃过蜂蜜的人恐怕没有,没有见过蜜蜂巢础的大有人在,不足为奇。但要在影视作品里搞蜜蜂、胡蜂一类“杀人武器”的人,亲自去见识一下马蜂窝,到郊区农村认识一下蜜蜂不是很为难吧?
谈论这样一个话题,没有想要找影视作品的不足以显示自己见多识广之意,而是想到我们的基础教育问题。原始社会的技能教育,大概需要手把手的教才行,传承生存技能不得不脚踏实地,老子教儿子如何狩猎、如何捕鱼,只用嘴讲收效可能不大,一定要领着儿子实地操练才行。现今不同,电影、电视、网络、多媒体,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在虚拟空间里可以“胡作非为”。教人认识客观事物,传授知识技能可以移到多媒体上,做物理、化学实验只需要在黑板上,到全世界旅游只需在教室里。
由于社会分工更加细化,每一个人不必把全世界的东西都搞清楚,且不可能搞清楚。但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东西还是应该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知道。农民的后代到地里连麦苗和韭菜都分不清楚,岂不是很悲哀的一件事。陶行知先生办晓庄师范奉行的原则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大概就是为了改变有些人已经“五谷不分”这种状况吧?他认为“在实行‘生活教育’时,教育者处处要使儿童亲自去经历一番,无论是用的是体力还是脑力,使用的是我的智识还是别人的经验,经过一番经历后,本来是模糊的迹象,一定能成为亲知灼见了。”(陶行知,《创造的教育》)现今提倡的“体验式教育”应当与其是一脉相承的。
尽管已经有人意识到现今孩子的教育可能有问题了,理论研究也相当不少,但涉及孩子时情形就与初衷大不相同了。从家长角度看,一家几口人有一个宝贝儿或女确实金贵,养育过程中吃最好的,穿最贵的无可非议,但用“以人为本”作为借口放任孩子,连起码的生活教育、人伦道德教育都不在日常生活教育中实施,我非常怀疑这样抚养长大的孩子会有求实精神,会有人情味、会感恩。我有一个亲戚家的小孩刚上幼儿园,全家人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提出的要求百依百顺。那孩子只要稍有不如意,撒泼耍赖,随意打父母、打爷爷奶奶,全家人还很高兴,认为孩子有个性、胆子大。说是为了到幼儿园不受欺负,在家拿亲戚家的小孩训练如何打人。我不知道这样养育出来的孩子长大后是一个有个性的人才,还是一个暴徒!
在所谓的亲情面前,那些诱人的教育理论在许多家长大脑中早已烟消云散。比如,孩子在学校相互玩耍,蹭破点皮,受点小伤,家长必定要找对方父母理论,甚至大打出手;找学校、教师的麻烦,赔钱道歉,甚至上法庭。在学校上体育课、搞活动受了点意外伤害,揪住不放。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教师这个弱势群体夹在培养接班人和社会道义的缝隙中无可适从。学生在校一天,教师战战兢兢,只怕“人在校中坐,祸从天上来。”
社会对学校教育的理解也是,变态得要求学校千方百计搞分数,除此而外,一概免谈。一方面,国家强力推进素质教育,要求着力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唯分数论。为了应对考试,死记硬背,理化教师总结的“教学经验”更经典:做实验不如抄实验;抄实验不如背实验。国家提倡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苏霍姆林斯基语)但在我们地区的大多学校从早上六点半到晚上十点,甚至到十一点半都把学生圈在教室中。教师你出我进,控制了学生的全部时间。教师成了播种知识的机器,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了。
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记忆力》的建议中说:“应当注意的是,那些关于周围世界的现象和规律性的重要原理,不要让儿童通过专门的背诵和识记去掌握,而应当让他们在直接观察的过程中去掌握。”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读万卷书”的孩子多多有,“行万里路”的恐怕要是有钱人的孩子。即使是我们农村的学生也已经很难体会到春游大地看生机,秋登高山赏美景的乐趣了。鉴于家长和社会的压力,学校不敢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愉悦身心、增长知识的活动了,所有的教育体验都在校园里完成。叶圣陶先生还说:“从前是先生教,学生学。教而不做,不是真教;学而不做,不是真学。故教而不做,不是先生;学而不做,不是学生。”那么,你还是不是先生?你的学生还是不是学生?
责任在谁?
但愿这只是我们这些小人物的杞人忧天!
 

浏览次数 版权所有: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2405030 传真: Email:xdkxjyyj@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