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研究性学习选题的指导思想
湖南省—谭小英
新 课标明确指出,高中 语文课程“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 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开展 语文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成为了高中 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以此为基础自主创造、自主 活动、自主探索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与传统的学习 活动相比, 研究性学习更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学生自主选题并以此为中心自主 活动的学习形态。因而,自主选题就成为进行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条件和初始环节。本文着重对 语文研究性学习选题的指导思想作一简略阐述。
一、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必须立足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在我国,由于传统教育观念,以及在这种观念下形成的教育 评价体系等因素的影响,教学实践中不同程度存在着“主体性缺失”的现象。实质上,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体是学生,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再有技艺的教学 活动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主体性缺失”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亟待我们正确认识和进一步解决。
在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从 教师的指令,而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能够对学习过程自我设计、自我控制,积极地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与书本、与客观世界对话,探求 语文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规律。可以这样说,自主学习是 研究性学习的灵魂。一旦失去了学生的“自主”, 研究性学习便成为一句空话, 教师不可越俎代庖。许多老师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一些课题的具体指导过程中,害怕重蹈传统学习的覆辙,不愿过多地介入学生的自主研究。但是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 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改变了学习方式,学生就有可能在更高的层面上开展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 教师的指导作用。开展 语文研究性学习,如果完全靠学生自己探究获取费时多、难度大,况且没有 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学生的独立研究也易产生盲目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 研究性学习的主旨之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进行的,它与传统学习方式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旨趣不同,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同时,又能有效地改变过去 语文教学中的固有顽疾,即单纯强调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偏重文字、语言、词汇、语法、 修辞等知识的讲解,由此而派生出大量枯燥的、繁琐的、重复的而效果不佳的机械性训练,而对于培养学生 阅读与 鉴赏、写作与 口语交际等能力的训练重视不够,形成了上课灌知识、下课背知识、考试考知识的局面,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 语文实践能力的缺失。
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是 教师指导学生选择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从自然到社会生活,从身边小事到国家大事,从现实世界到 历史和未来,都可以是 研究性学习的对象。要鼓励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现实生活环境中寻找和提出有价值的研究内容和问题。况且 语文课时有限,学生的精力、时间也是有限的, 语文课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如果把其他学科内容,自然社会内容都往 语文课里塞,势必会导致 语文教学内容的宽泛化,从而淹没了 语文学科的本真面目。这就需要 教师在实施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本着切实“全面提高学生的 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目的,依据 语文学科本身特点对 研究性学习的题目进行有针对性的精挑细选,在此前提下适当注意题目的延伸性。
题目的选择,是 语文研究性活动的真正起点,也是 语文研究性学习成败的关键。题目来源的途径很多,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也可以是来自于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学生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定一个或几个研究题目进行研究。因而,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单篇课文文本进行深入研究,也可以进行 教材中不同课文之间的文本比较研究,还可对课文进行拓展研究。在此基础上,向课外文本研究及课外非文本课文类专题研究拓展。
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而非部分人或少数人的特权。受教育的机会及成功的机会均等是教育平等观念的基本体现。实施 语文研究性学习也必须体现教育平等观念,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知识、能力、个性等的全面和谐发展。同时,由于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我发展的潜能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都具有探究的欲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 语文研究性学习题目的指导选择、运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唯此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平等观念,才能真正体现出 语文学科强烈的人文特质。 七、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应当切合实际。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必须充分考虑到当地社会教育资源所能提供的条件与可能,比如作为研究对象的资源,作为指导力量的资源和作为支持研究过程的信息资源和物质条件的资源等等。各地区、各学校所能提供的教育资源是有差别的,因而,指导学生选择 语文研究性学习题目,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发展状况、教育发展的现实等情况,引导学生收集资料、确定课题,从而实际有效地开展 语文研究性学习。同时,还要遵循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强校内、校际间的资源 交流与共享,要争取家长和社会的积极支持与参与,实现社会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共享。
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自主选题的内容、意义、质量直接关系 研究性学习的成效。 教师是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而 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选题时,必须深刻 地理解 研究性学习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全面掌握指导学生选题的方法策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创造性地开展各类 活动,迈好 语文研究性学习 活动的第一步,从而保证 语文研究性学习 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