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首页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收录 杂志简介 期刊浏览 封面展示 招聘求职 文件下载 图库 
滚动公告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6237714  010-52405030
唯一投稿邮箱:xdkxjyyj@126.com
信箱:北京市西城区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供求信息
友情链接
 
语文,非“诵读”不可
                               语文,非“诵读”不可
                                                云南省 唐艳丽
    何谓诵读?诵读就是朗读和背诵。诵读是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诵读教学,古已有之。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现如今,许多语文老师忽视了对诵读的教学指导,学生也慢慢地淡忘了诵读对自己语文学习上的巨大作用,课堂上少了那声情并茂的诵读声,新课改的语文教材对背诵古诗文的要求很高,而我们的学生背诵能力却越来越低。希望本文能给语文教育工作者些许启示。
     一、语文课诵读教学的现状。
现在的语文教学受时数的影响,很少听到琅琅书声,朗读课文往往流于形式,或者仅早自修有口无心地读1~2遍走过场。因为不读或很少读课文,当学生看到基础的字音、错别字、词义辨析和成语练习时,很多都感到陌生,即便是课本文下有注解的词语也倍感生疏;因为很少朗读课文,当学生在做阅读理解习题时,看到常见的诸如“折柳送别”等文化现象深感迷茫,对题干要求和文章主旨理解偏差也比较大;因为朗读偏少,学生在习作中用的材料,多半仍停留在一事一议的层面,或者通篇无一句引用,无一论据,纯个人单调而乏味的论述。长此以往语文素养不下降也难。
二、诵读教学的作用。
1、诵读可以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和断句,更有助于理解文意。大家在课堂上大声朗读就可以及时纠正错误。如果仍是“哑巴语文”,错误也许就在沉默中湮没。诵读是打开思路的钥匙,多诵读能培养我们良好的语感,诵读出来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
2、多诵读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语言的韵律和美感要通过声音来体现。中国语言的美不仅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上,还表现在声音上,节奏、韵律、排比、对仗,只有用声音才能充分体现出来。我们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利用课件展示画面再结合诵读,学生读后脑中会出现鲜明的形象,这样学生的记忆背诵也快,记忆也长久。再如李清照《声声慢》词起头连叠七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读来有艰涩之感,调子急促凄厉,折射出女词人在国亡家破时复杂难言的心灵世界。透过这些语言符号,我们读出的是时代家国乃民族的调式节拍。
3、诵读可使学生将文字、声音、形象审美熔铸在一起,挖掘出“声音”这一语文教学中常被忽略的因素,复活语文本身的精神血肉。学生通过多诵读,将文字转化为饱含情感的声音,培养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通过对作品的表达形式和情感内容的分析和领悟,丰富学生的思维和情感。
4、多诵读还可以使学生对文章语言有更深入的理解,使他们说话写作时很自然的就能创作出优美的句子。背诵使他们积累了更多知识,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文学的审美有了更进一步提高,这不是以往苦求而不得的教学境界吗?
5、多诵读为背诵打下基础。现在学生特别讨厌背诵,提不起兴趣,究其主要原因就是课堂铺垫未做好,没能让他们体会到需要背诵之文,美在何处。
 三、关于诵读教学的设想。
   1、每日早自修熟读一段美文,课后让学生从中挑选出用得精当的词语,说说它的作用,进而挑选你觉得越读越能感受其韵味的句子,说说它美在何处,然后背诵你觉得最美的1~2个句子,大声背给同桌听。
    2、每日早自修读一首课本上的诗歌,一周背诵两首或一个文言语段,课后用一句话概括诗歌或文章主题,并写出它所用的表现手法。每日大声朗读600秒,基础词语有积累,对书面表达有促进,鉴赏能力也会渐渐增强,如能配合每周记录一段生活小事情,会发现朗读的内容对生活现象实录这项作业有明显帮助,跟踪一段时间,对学生的语文习惯养成和语文素养提升必有裨益。文言作品读多了,能让学生明白如何用凝练之语来表情达意,现代美文多读能让学生提高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3、课堂上应精选一部分课文让学生采用自读、轮读、配乐朗读、分角色读等形式,模仿着读出语气、语速、停顿、重音等。同时为背诵奠定了基础,背诵积累,首先就要对文本语言有自觉的敏感,如果靠外力强迫,怎么也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如《锦瑟》一诗,通过诵读再加上倾情分析,学生也深感其美,尤其是尾联,当场就背出了。有同学因为感受到《长恨歌》结句的魅力,竟然在上完课,自己去背了。这些在热爱朗读的同学眼里也许是一种幸福。
    4、每两周挤出一节课来给学生朗读、背诵。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南京师大附中教授“阅读鲁迅”时曾说:“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因此学习语文不应忽视诵读的魅力,语文需于朗读中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并激励学生在优美的语言实践中充分吸收古代文化遗产的精髓。使人在反复诵读中捕获作品的艺术形象,领悟作品的思想感情,体味作品的语言艺术,通达作品的奥妙之处。
 

浏览次数 版权所有: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2405030 传真: Email:xdkxjyyj@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