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首页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收录 杂志简介 期刊浏览 封面展示 招聘求职 文件下载 图库 
滚动公告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6237714  010-52405030
唯一投稿邮箱:xdkxjyyj@126.com
信箱:北京市西城区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供求信息
友情链接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基于案例的探究式学习法研究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基于案例的探究式学习法研究
周凤玲
内容摘要
本论文深入研究基于案例的探究式学习法的优点,不断探索适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研究选取2012届150名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实验组采用基于案例的探究式学习法进行授课。通过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和水平测试成绩,发现试验组学生学习满意度和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因此,作者认为基于案例的探究式学习法能够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信心,激发他们团队协作探究学习的兴趣和个人潜能,培养学生对未知问题的探究精神,从整体上提高他们学习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关键词: 探究式学习、案例教学法、思想品德
 
研究背景
思想品德课内容源于现实生活[1] ,既是一门知识性、思想性、现实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在培养学生时,除了强调理论知识学习灌输外,也应强调与现实生活的有效结合[2]。从以往的教学经验看,传统的单纯案例教学虽能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和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但是却脱离了现实生活,忽略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新课程标准不相符。而探究式学习则是指从学习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调研分析、交流表达等探索活动,使其能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过程;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
本研究作者在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发现,结合案例的探究式学习方法不但能够避免传统案例教学的弊端,而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非常明显的效果。下文是具体的实施过程。
1教学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2届4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两个班为实验班,另外两个班为对照班。
1.2 研究方法
1.2.1 案例设计
案例设计是否合适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思想品德教学的效果,基于案例的探究式学习法所选择的案例应该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导向性等特点。以下是本研究课题实施的部份案例及问题。
案例一    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这是近年来,党中央高层首次强调坚决抵制“三俗”之风。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国家整治“三俗”之风的行动表明了什么?
(2)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党中央抵制“三俗”之风的意义或者重要性?)
(3)整治“三俗”之风,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请你谈谈青少年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整治“三俗”之风活动谈谈认识? )
案例二
材料一:在第三届全国公民道德模范评选颁奖典礼上,54位道德模范走上领奖台,他们给社会带来了良好的示范,展示了广大群众对传统美德的信守。
材料二:2011年10月13日,佛山女童小悦悦两次被货车辗轧,18个路人途径现场,竟无一人停下来救助,最后是拾荒老人陈贤妹救起小孩并找到其父母。
材料三:2011年底,一名妇女晕倒在广州海珠区宝业路行人道上,乘私家车途经此地的初二学生小吴与开车的亲属将妇女抬上车,送去医院救治。事后,小吴自己打的士离去。
(1)材料一属于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哪方面的内容?它在发展先进文化中的地位如何?
(2)请你说说以上三份材料说明了什么?
(3)请运用珍爱生命和履行义务等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要进行道德弘扬?
(4)真善美需要用实际行动去创造,请问进行道德弘扬政府和青少年应承担什么责任?  
 
1.2.2 实施方法
实验组采用基于案例的探究式学习法进行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实验组首先根据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目标和要求,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经验的案例及问题,然后根据着重培养学生眼睛的观察力、大脑的判断力、自我语言的表达力和学习创新能力的思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意识,积极能动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新知识[3],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乐于探究、善于探究的精神,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这样,既能实现思想品德课程源于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目的,又能达到思想品德课程高于生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目的。而对照组则采用经典的学习案例及问题,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并得到答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同学间的合作交流能力。
 
1.2.3 评价方法
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后,采用问卷调查与学业水平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分为8项,如表1所示,每项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种。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前:上课10周,共收集调查问卷75份;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前:上课20周,共收集调查问卷150份(含期中75份),并对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根据思想品德课教学研究目标的要求,本人在开展基于案例的探究式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学业水平测试,并深入分析150份调查问卷,结果发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开展基于案例的探究式学习的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等得到明显的提高(表1);对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实验组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2),结果说明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采用基于案例的探究式学习法优于传统的案例教学法。
 
表1 满意度调查表
项目
对照组
实验组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54
18
3
67
8
0
创新意识
51
17
7
62
13
0
探索能力的培养
40
28
7
61
14
0
参与程度
56
14
5
65
10
0
案例合适情况
49
15
11
70
5
0
问题难易程度
50
18
7
69
5
1
情景
52
20
3
68
7
0
学习兴趣的提高
45
13
17
70
5
0
 
表2 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对比分析
年级
对照组
实验组
人数
分数
人数
分数
2012
75
58±3.05
75
74±2.6
 
 
 
 
3 讨论
3.1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基于案例的探究式学习法非常必要,理由是:传统的案例教学法,把学习建立在学生的客体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所解决问题的答案,具有高度的拟真性,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目前,这种学习方式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被广泛应用,但是,随着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传统案例教学法提出了质疑和挑战,新形势下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案例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培养,因此,它将难以满足现代教育对学习探究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需求。而基于案例的探究式学习法,能够很好地克服这种弊端,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因此,有必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开展基于案例的探究式学习法的教学模式。本研究表明,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开展此项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实现高效课堂,达到让学生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课程资源创造性地进行学习,以开放式、探究式的学习取得良好成绩的学习效果。在基于案例的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体验、调查等多种形式,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生动变化,在探索与体验中实现成长的目的,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3.2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开展基于案例的探究式学习法的意义是:基于案例的探究式学习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了“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这种学习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成长;使教师在教学中引领学生重温发现的过程,体验发现的乐趣,引导者角色更突出。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新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给初中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在分析案例中思考相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信心和能力,有利于班级同学间的团结互助,激发了团队协作精神和个人创新能力的发展,培养了对未知领域知识的探究精神,从整体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1] 许立.探究式教学理念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实践.教学与管理,2009:137-138.
[2]王若明.以问题解决为基础的探究式学习法.教学园地,2010,02:63-65.
[3] Robert ,Law school. Legal education in America from the 1850’s to the 1980’s[M]. North Carolina;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83:36-37.
 

浏览次数 版权所有: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2405030 传真: Email:xdkxjyyj@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