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留守儿童和图书馆
康亚萍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让每个少年儿童受到应有的教育是强国富国的根本。研究和分析少儿阅读状况、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搞好少儿读者工作的重要前提。有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他们在生活上,精神上都比正常家庭的孩子多一份艰辛和苦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已达一亿四千万。在这些农民工中有相当数量是有孩子的父母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中很多人将子女留在家里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且较为庞大的儿童群体——留守儿童。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青壮年人口外出数量的继续攀升留守儿童的数量还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给予留守儿童关心和保护是全社会的义务。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服务性、社会教育性机构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增强主动服务意识,积极地为留守儿童服务。把这个服务盲区建立起来,给孩子们一个精神上的家园。
一: 留守儿童现状 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它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2008年2月27日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根据2005年全国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人平均每4个农村儿童中就有1个多留守儿童。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学龄前0-5周岁、小学学龄6-11周岁、初中学龄12-14周岁和大龄15-17周岁4个年龄组占总体的比例分别为27.05、34.85、20.84和17.27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约3000万。留守农村的少年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性格养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但由于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产生了学习滞后、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等的诸多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急需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我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山区小县城,城区有三所小学:实验小学、民族小学、第二小学,共有小学生5000多人,每个学校大概有留守儿童200名。各小学门口布满各色保育室,仅实验小学周遍就有8家,按每家20个同学计算,就有160个学生。保育院只能保证他们的吃穿用。基本上在双休日,这些同学就无所事事。他们的年龄都在6——12岁之间,我访问了其中45个孩子,都反映想看书,但都有“买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他们平均每年拥有图书的情况是
人数 |
28 |
8 |
5 |
4 |
图书拥有情况(教辅书除外)(本) |
0 |
1——2 |
3——5 |
5以上 |
精神生活的匮乏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他们没有机会也没有条件去接触这些精神食粮。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图书馆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孩子更需要文化的养育,从书中可以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甚至可以找到支持我们人格的力量。有一个《猎人海力布》的故事,讲述的是海力布在打猎的时候救了一条小白蛇,原来小白蛇是龙王的女儿。龙王为了报答海力布,把嘴里含着的一颗宝石送给了海力布。从此以后,海力布把宝石含在嘴里,打猎非常方便,打的猎物就更多了,分给乡亲们的猎物也多了。就这样过了几年,一天,海力布又像平常一样去深山打猎。从一群鸟的谈话中得知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这里的村庄。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后,就急忙去催大家搬走。但是乡亲们不明白原因,不肯搬走。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们,违背了龙王的忠告,把这件事的原委全告诉了乡亲们,海力布刚一说完,就变成了石头。乡亲们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乡亲们含着泪水往很远的地方走去。乡亲们走在路上,忽然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洪水淹没了村庄。这个故事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当你一个人的安危和那么多人的安危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是否可以考虑或者把个人的安危置于度外。我们要读一些书,不读书,我们就是乌合之众。这里的“乌”不是当黑色讲,是“乌有”,乌合之众就是被运动着,别人怎么运动你怎么跟着做事,这种被运动可能有时也会被某种情绪化左右,叫做集体无意识,乌合之众才会集体无意识。通过书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比单纯的说教更能让他们接受。怎么才能让他们读到更多的好书呢?图书馆应发挥社会教育职能,进行有针对性地服务,唤起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更好地为留守儿童服务。 二:图书馆为留守儿童服务的措施
1.进行资源整合,构建布局合理的服务体系是图书馆为留守儿童服务的关键。目前,我国图书馆事业结构是以行政领导系统为依据划分的,纵向结构各级各类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企事业单位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农村乡镇图书馆、中小学校图书馆等分别隶属于各自的上级主管部门。其规模大小不一,藏书内容不同,读者差异大,发展严重不均衡。各图书馆在人员、经费、管理、读者服务等各方面自成体系,相互间的业务关联少,客观上造成了留守儿童文化食粮匮乏,精神家园空虚,严重制约着图书馆对留守儿童的文化推广和教育服务的开展。因此应建立一个由宣传、教育、文化共同参加的联合组织突破体制障碍,进行资源整合,构建一个以公共图书馆为点,乡镇图书馆室为线,中小学校图书馆室为面的留守儿童服务体系。 2.增加馆藏资源投入、改善服务条件是图书馆为留守儿童服务的基础 (1)改善图书馆服务条件 。目前作为最贴近留守儿童的文化教育前沿阵地的乡镇图书馆室和中小学图书馆室遍存在着规模小、藏书量小、设备简陋、经费不足、服务能力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图书馆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的发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乡镇图书馆室和中小学图书馆室的投入力度,把乡镇图书馆室和中小学图书馆室的建设问题当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事业来抓,确实改善图书馆服务条件。 (2)加强馆藏资源建设 加强馆藏资源建设是图书馆为留守儿童服务的基础,馆藏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图书馆对留守儿童的服务质量。图书馆应根据留守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和知识结构等的不同购买思想性强、知识性广、趣味性浓、图文并茂的少儿读物并要强调文献载体的多样性,注重藏书综合性和地方特色,并举以增强留守儿童的归属感和融入观,培养其读书兴趣,提高其综合素质。(3)培养高素质馆员队伍 著名的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说过:不管图书馆坐落在什么地方,开馆时间和设备怎么样,也不论看管图书馆的方法怎么样,一个图书馆成败的关键还在于图书馆工作者。199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儿童图书馆服务委员会修订的《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馆员资格》也规定儿童服务馆员应具备七项技能即顾客群的相关知识、行政及管理技能、沟通技巧、资料与馆藏发展、策划及学习活动能力、建立公共关系的技能和专业素养与发展潜能。留守儿童因长时间与父母分离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不同程度的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在熟练掌握图书馆业务工作技能的基础上具备教育学、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主动了解留守儿童的阅读需求关爱他们的情感成长引导他们学习书本知识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实现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3. 扩充服务内涵、改善服务质量是图书馆为留守儿童服务的核心 (1)设立留守儿童流动图书馆开展送书下乡等活动实施资源共享解决留守儿童读书难的问题目前,因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不均衡,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读书难、读新书更难的窘境。为解决这一问题,除了通过社会捐赠、增加经费投入等方法扩充乡镇图书馆室和中小学图书馆室的藏书数量外,各文化机构和各级各类图书馆还应开展送书下乡、送书上门等活动。由各中小学校提供场地、设备和人员,公共图书馆提供图书文献,在学校设立留守儿童流动图书馆和书刊借阅点。并定期、定量、定人更新流通点的图书。免费发放借阅证引导留守儿童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借阅图书。(2)做好导读工作,举办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留守儿童和其它儿童一样具有好学、好奇、兴趣广泛等心理特征,他们的读书行为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趋同性。因此图书馆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图书导读时要根据留守儿童的年龄特征充分考虑他们的阅读心理、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推荐思想正面、趣味性强、知识结构合理的优秀书籍。同时还应结合地方特色和文化有针对性地开展读书征文比赛、辩论比赛等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激发留守儿童的阅读热情,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上进心。(3)举办各类专题讲座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 针对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的现实,图书馆应加强心理教育方面的工作通过有针对性地举办心理咨询、法律维权、成长规划等方面的专题讲座,邀请相关教育工作者、家长共同帮助留守儿童消除成长中的烦恼,培养他们正确的生活、学习和成长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 图书馆为留守儿童服务的意义 留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成长将关系到农村人口整体素质能否提高,关系到农村社会和经济能否协调发展,关系到全社会能否长久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指出:教育不仅在学校,学校之外还有许多机关,第一是图书馆。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图书馆是人民的终身学校。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其主要功能除了文化传播外社会教育亦是其社会功能之一为留守儿童服务更是图书馆的本职所在。因此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全方位拓展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的作用,以强有力的主流健康文化吸引留守儿童,净化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使留守儿童在图书馆获取知识,加强道德修养,提升综合素质。 总之留守儿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他们的教育、生活和思想道德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三农的关键因素。作为学校教育补充和公民继续教育重要基地的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发挥自己独特的精神力量,采取各种措施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让图书馆成为他们可以依赖的精神依靠。
少儿阅读的深入推广离不开政策和法律的支持。世界上少儿阅读开展得好的国家,在法律政策上都有积极的规定。比如日本少儿阅读从自发性的民间团体到制定政策、法规的政府部门,从家庭、学校到社区形成了一整套健全的少儿阅读体系。我国对此相关的法律政策研究、制度研究等尚显不足,因此,政府的重视是各级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政府应重视图书馆的发展,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建立稳定长效服务机制;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将各级图书馆关爱弱势儿童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制定出台鼓励和支持关爱弱势儿童的优惠经济政策,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关爱弱势儿童事业。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EB/OL.2008-2-27.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66/info1255073822617166.htm.
2 叶爱香.论高校图书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关怀J.河北科技图苑20072.
3 杨小春.发挥市县公共图书馆优势服务农村留守儿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4.
4 毕九江.关于构建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思考以深圳市为例J.图书馆杂志20089.
5 李荭.农村留守儿童: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810.
6 熊再华.图书馆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之探讨J.图书馆200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