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高雪飞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数学新课改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以“证明定理或公式推导→ 例题讲解→ 大量练习”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倡导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已成为现阶段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经过几年的教学经验,我对这一课题,有了自己的想法,下面结合案例来说明:
案例:这是人教版中 《解直角三角形》的一节课
上课伊始,教师打开多媒体播放器,伴随音乐,一名小学生蹦蹦跳跳去上学,他看见路边一棵大树,屏幕上飞出一行字:“树有多高?怎样测量呢?”同时,话外音响起:同学们,你能帮助他设计测量方案吗?说明你的方法。
(学生陷入思考,开始动手,动笔,动脑,在练习本上写,画、列式……)
一段时间后
师:哪名同学说一说你的想法?
(同学们纷纷举手,都急于说出自己设计方案)
生1:可以在地面上任取一点D,测出树顶的仰角α,再测出到树底的距离DB=a,我知道仪器的高度CD=b,可求出树高AB=b+a•tanα
生2:(迫不及待的站起来)他的方法麻烦,我有简单的方法:适当的选取点D,使树顶的仰角α=45°,那么树高AB=a+b
(话音刚落,掌声响起)
师:他们的方法都很好。如果我们手中没有工具,不能测量树顶的仰角,怎样测量树的高度?
(学生静了下来,思索……)
一段时间后
生3:我们有办法,可以利用太阳的光线测量树高:先测出自己的身高CD=b,影长DE=a,再测出树的影长BF=c,利用△CDE∽△ABF,可求得树高AB= 。
(大家都赞许的点头)
师:如果是晴天,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是如果是阴天,没有阳光,地面上没有树影,他的方法就行不通了。
(学生“ 啊”的一声,是啊,这怎么办? 小声议论)
生4:我还能想到办法,找一根木杆立在地面上,测出木杆CD=b,把书包看做点E,调整书包的位置,使E、C、A在一直线上,测出ED=a,DB=c,由△CDE∽△ABE,可求得树高AB=
师:大家对如何测量树高找到了很多、很好的方法,但是还有其他情况:如果树的底部不能直接到达(屏幕显示出一条小河,并传来潺潺流水声),这时怎样测量树高呢?
(问题复杂化了)
生5:还可以用刚才的方法,知道木杆的高……
生6:(打断生5的话)这种方法是不可以的,因为D、B之间隔着小河,不能直接测量。
(学生沉默)
师:我们的探究遇到了困难,下面进行小组讨论,研究,看哪个小组能先得出办法。
(小组热烈讨论,有的提出方案,有的提出反驳意见)
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探究成果?
生7:在河的这岸选D、E两点,使D、E与树的底部B在一直线上,在C处测得A的仰角为α,前进至E处测得A的仰角为β,知道仪器的高CD=FE=b,DE=a,那么树高AB=
(同学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生8:我还有简单的方法:调整点E的位置,使β=45°,这时树高AB= 计算更容易。
(大家热烈鼓掌,意犹未尽,纷纷举手,想说出自己想法)
师:下面我们来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成功的经验,在测量高度的问题中,常用到哪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
生9:常用到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
生10:常用到构造相似三角形的方法
师:今后我们还会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在课堂上,面对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运用策略的不同,往往会有不同的见解和认知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正好又提供了学习活动中的优势互补,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活动能够切实有效地进行。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么组织教学更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呢?
一、自主学习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在这堂课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首先,提出问题:测量树高,你有什么办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思考,将已学过的知识整理起来,发散思维,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才会出现“大家纷纷举手”“迫不及待”“掌声响起”这些效应,紧接着,老师给予了肯定,但又提出了疑问:没有工具怎么办?学生再次陷入思考,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生3的回答仿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可是,老师又有疑问:自然环境不能总是提供方便,还有其他办法吗?……在提倡和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仍然要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其原因是: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和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想;当学生的思路狭窄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迷途时,教师要把他们引上正路,教师要引导他们铺路架桥;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当然,教师的主导性毕竟不是目的,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才是教学的归宿,对此,教师要有清醒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自身的主导作用取代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更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主体性不断张扬、提升、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二、合作学习要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发挥教师的促进者的作用
老师在肯定同学们方法的同时,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但是还有其他情况:如果树的底部不能直接到达(屏幕显示出一条小河,并传来潺潺流水声),这时怎样测量树高呢?接下来,老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并鼓励大家参与竞争。要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必须承担好学习的促进者这一角色。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培养和激发合作学习的态度和意愿,营造民主、平等、尊重的学习氛围,提出或生成合作学习的问题和任务;其次,要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必要的组织和引导,要深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注重交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及要领,有针对性的提供具体的帮助,要制止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霸权,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努力使合作成员的表达机会均等;再次,要鼓励成员特别是小组发表独立见解,积极肯定和赞扬合作学习的共同成果,善于把个人或小组的创造性观点转化成全班同学集体的智慧。
三、探究学习需要学生与老师的高度配合
在这个案例中主要体现:引导学生多方位探究——“一题多法”,即对于同一问题,探究多种解决方法,这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探究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精神。要求教师多方位引导,让学生寻找各类条件下的最佳解题途径。凡是学生提出的方案,不论正确与否,都要予以鼓励、表扬,给予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还应注意不断总结常用的规律和方法,使学生积累知识和解题经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策划者、设计者、引导者和组织者。为提高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设计周密的教学程序,设疑激趣,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展示的舞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与实践、联想与类比、抽象与概括等方面的能力,激发学生向深层次的未知世界不断探索。
几年来,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有助于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的品质和素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品质,必须大力弘扬和彰显,并渗透到其他各种学习方式中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能力,需要循序渐进地系统进行培养。在实践中,必须坚持,惟其如此,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才能在实践中扎根、发扬光大。
简 介:
高雪飞,女,34岁,哈尔滨市呼兰区腰堡中学数学教师,中学二级教师,自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先后被评定为学科骨干教师和科研骨干教师,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爱校如家。不仅在实际教学中取得成绩,而且在个人业务水平及自身发展上也收获颇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