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韩晓雪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新的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为了更好地唤起学生的创新求知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激发起学生潜在的创造力,我和课题组所有成员努力构建学科间渗透、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习与实践结合的开放式、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创新教育新体系,有机地向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使人有滋有味。语文教材来源于生活,并尽量地多层面多角度反映生活。语文教学应该回归生活,运用各种方式去还原、去丰富其描述的生活本身,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透过语言文字去领略生活的精彩和美妙,提高对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回归生活,德识兼顾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学拼音、辨字形、练造句、分段概括段意,语文教学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陶冶学生的心灵。汉语言文字不仅积淀着中华五千年文化,同时,闪烁着中华悠久的传统文明的独特光芒。每一篇课文无不浸透着真、善、美,还赋予了浓郁的民族情结。语文教学联系生活,在做到开放式个性学习的同时,还要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根据眼前的生活情景,产生各种各样的个人理解,无可厚非。教师应及时地澄清学生认识上的混乱,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有用的人,要以他是否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为标准来判断。 学生在迷惑不解、茫然不清之时,教师若不能给予清晰明白的引导,将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发展。 二、走进生活,温暖贴心 生活是最有感情的,语文教学应运用具有生活人情味的语言。教师的语言或明快或委婉或诙谐,因人而异,但言语运用应礼貌得体,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使双方都保持愉快的心境。如,同一句话"你真听话!"就因声高、语调、语态的不同,分别带有赞扬、挖苦、讥讽、敷衍之意。因此,使用生活味浓重的语言,是语文教学生活化最基本的要求。 三、联系生活,训练口语 生活中的语言就像活水不停流动,其很大程度体现在口语交际上。要想让学生想说爱说,说话的内容一定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要让学生说身边的事,说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才能真正打开他们的花匣子。在"如贴鼻子游戏“,让学生亲历贴鼻子的有趣的过程,在生动的游戏活动情境中蓄积心中要说的东西,而后再让他们来说。生活才是语言的故乡。要让学生在各种口语交互中,纠正读音,发现语病,找寻词汇,娴熟运用,学习语言,发展语言,真正地让语言在生活的滋润下变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四、融入生活,丰富形式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同样应该千姿百态。如果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站、学生坐,作为语文教学最主要的外部形态特征。学生在单一的课堂形态中,所形成的技能,就难以适应生活对语文的全方位需求。语文教学应更开放,运用多样化的语文学习活动,去锻炼学习的认知能力、组织能力、竞争能力和挫折能力等,让生活中必备的基本素质,能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得到操练。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多看:当学生遇到疑问时,到实验室动手做实验,让学生看了实验后解除心中的疑惑,使学生认识到动手做实验是学习研究理化、化学必不可少的手段。 “多看”能培养学生用实验来研究理化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有新发现中产生创新的萌芽。多演。2、让学生扮演角色,再现课文中的故事情节,进一步扩大对教材内容理解的广度与深度,更重要的是体验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从而体验到每一个角色在生活中的酸甜苦辣。3、多做。现实生活说少做多,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过一遍,智慧出于手指尖。语文实践也一样,从文到物,需要一个转换过程,心灵与手巧是相互促进的。4、多想:我们让学生带着疑惑到实验室动手做实验,让实验事实说明问题。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激疑——鼓励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点拨,明白理化的科学道理,在实验探索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多想”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验教学中激活,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运用生活,布置作业 这里的作业主要指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完成的作业,因大都带有强制性,对学生的语文实践具有指向性。这种留有时间,目标明确的作业,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可布置三种作业:观察性作业。观察性作业主要有:1、熟悉了解。如学习《陶罐和铁罐》,要学生仔细观察一下家里所用的陶罐和铁罐有什么不同,特别是旧的陶罐与铁罐有什么不同?2、印证内容。如学习《火烧云》,请学生观察晚霞变化,主要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3、扩展知识。如教学《新型玻璃》,请学生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玻璃新产品。
新课程要求我们,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语文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践应丝丝相连,交相辉映,相得益障。只有让生活的灵魂进入学校,进入课堂,不断完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的外在内化与内在外化的过程,才能真正贯通阻隔语文学与用之间的壁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