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首页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收录 杂志简介 期刊浏览 封面展示 招聘求职 文件下载 图库 
滚动公告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6237714  010-52405030
唯一投稿邮箱:xdkxjyyj@126.com
信箱:北京市西城区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供求信息
友情链接
 
如何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课堂教学关系
                                    如何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课堂教学关系
                                                              谭花
 在新的教学改革中,教学过程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师生关系也不同以往。能否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下面就如何在课堂中对待不好学的学生重建良好的课堂秩序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是教师批评学生的得力助手
    在教学进行的过程中不好学习的学生出现了与学习相违背的行为时,老师在批评他们之间应意识到自己与学生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而不能产生一种“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更不能对学生大声叱骂从而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当然,也不能由此而对学生放松了要求,成为“心中有书、眼中无人”的教师。俗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由此看出,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既是严父又是慈母。当然,对于班内好学的学生,教师很容易做到尊重他们,爱护他们,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而对于一些不好学的学生,似乎难以做到。那怎样才能做到既批评了他们又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呢?如:当学生正在讲小话时,老师让他回答问题,如他回答出来,则表扬请其坐下;如他回答不出来,则明确地告诉他要专心听讲。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不提他们讲小话之事。再如:睡觉的同学,教师可用关心的方式问其是否生病,顺带将其唤醒。对于看课外书的同学,教师千万不能拿过书来一撕了之,可在课堂里评价一下他所看书籍的内容,分析其行为的利弊。虽然这样会占用一部分教学的时间,却有三方面的好处:一是避免了师生矛盾的正面冲突,顾及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批评了学生;二是体现了教师的职责:即教书又育人。三是对全班同学中有类似情况的作了提醒。这样比起其他同学等待你地谩骂一个同学或摔书、拍桌子,将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是我们每个老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一旦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有了内在的需要,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反之,如果对于不好学习的学生,他们对学习一点兴趣也没有,教师逼他去学,那师生都会觉得难受。这样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备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化被动为主动学习的课已成为教师首要的任务。对不好学习的学生可采用的方法很多:精心准备的导语,悦耳动听的音乐,独具风格的课件、实物、板书或多媒体等。这些方法如果运用适当,都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自信心是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
教育学理论与实际也证实,学习的自信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是能否获得学习成功的关键。中小学课大纲程都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即通过教育要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要有信心,获得知识是人类社会中极为普遍的活动”,经过学习“学生要相信自己有学习的能力,而不是害怕或厌恶学习”, “有充分的信心有效地使用已具有的技能”。许多研究者在新世纪的教育目标已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对学生表现出很高的信任是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基石。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待不好学的学生态度关系到是否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破坏到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应该常对学生说:“我相信你”。
四、善于换位思考,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作为一名教师,要设身出地体察不好学习的学生的思想感情变化,努力克服主观上的武断,培养自己“非中心化”的能力,经常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去思考、去体验。教师了解学生对某一问题、某一言行的看法和态度,以便和学生取得共同语言,并根据学生的心理水平,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这样的话,教师也就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克服消极情绪,发展积极情绪。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碰到一些令人难以忍受的情况时,头脑必须冷静沉着,千万不能发怒,辱骂学生,更不能进行体罚。否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师生关系更为紧张。这也是衡量教育技巧高低的尺度。
    课堂是教学进行的土壤,教师就像阳光和雨露,应怀着一颗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心,改变和更新观念,调和师生课堂的良好关系,重建有效的教学结构。相信有几分耕耘就有几分收获。
 

浏览次数 版权所有: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2405030 传真: Email:xdkxjyyj@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