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拓展与延伸的有效性
石金超
摘要:为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需要,拓展语文教学范围, 构建开放性的课堂已成为很多教师的共识。教师如何进行拓展延伸,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本文从拓展延伸的意义、角度、模式及应遵循的原则三方面阐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拓展与延伸的有效性。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拓展 延伸
“文本拓展”是对课堂学习资源的挖掘与引进,即补充文本,提升主题,体现了语文的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随着课改的深入,拓展语文教学范围, 建设开放性的课堂已成为很多教师的共识。许多公开课上“拓展延伸”环节更是作为创造性、发散性的亮点来呈现的。下面我就阅读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来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关于拓展延伸的意义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其独特的性质,既有鲜明的独立性,又具有广阔的兼容性。作为学生既要掌握语言文字,又要涉及历史、哲学、科学、艺术、体育等学科知识,同时也牵涉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正是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由课内向课外突破了时空限制的适当的延伸,学生在老师调动下进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迁移环节。所以教师应该把握时机,因文制宜,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展知识容量,以多种渠道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关于拓展延伸的模式
(一)、拓展延伸的角度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本来是最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提高阅读的质量。
1、从作者入手进行拓展延伸。作者的相关背景资料、其他作品以及创作风格都是拓展延伸的重要内容。如《迪斯尼和米老鼠》这篇课文就是讲述迪斯尼和小老鼠之间的事迹介绍、阐述了作者情感,在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入理解作者人生成长经历,受到情感熏陶和启迪。
2、从作品内容入手进行拓展延伸。作品中文句的揣摩品味,情节的想象补充,作品的相关内容链接以及必要的背景资料,名家对作品的理解性材料等等都是拓展延伸的好材料。如在教学古诗词时,为了学生对诗句的品味、想像达到一定程度、进行适当的背景及诗人的身世际遇介绍更是必需的。
3、从写作手法入手进行拓展。比如郑燮的《竹石》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竹石自喻抒发自己高风亮节,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课后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某一事物进行描写并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
4、从文体知识入手进行拓展。根据文本内容,课后有选择的布置学生课外搜集匹配的文本进行拓展,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某一句名言警句作为观点,用具体事实来说明。从而巩固学生对说明事理类文章的认识,进一步培养阅读能力。
(二).拓展延伸的基本模式
1、比较阅读,提升能力。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思维的基础。”要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理解,教师要善于选取相关资料把内容或形式上有—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求同求异、组合积累,从而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2、拓展阅读,丰富语文素养。所谓拓展阅读是指就语文阅读教学某一阅读素材相关的某一主题,搜寻更多的阅读材料加以整理与阅读,从而对该素材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加深课堂阅读的理解。如《猴王出世》、《景阳冈》、《草船借箭》等,这些都在电影、电视中播放过。在课前组织学生收听或观看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不仅能使学生较好地把握教材内容,还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分析人物的特点,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更能调动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品读古典文化的能力。
3、发挥想象,补充情节。情节补充主要是教师为了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人物的性格对文章进行再创造。比如《七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强烈悲愤。诗人内心的悲愤通过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反映出来。教学中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写出诗人在写这首诗时的情景和心情。学生要构思好,除了要有创造性的思维还必须能够理解曹丕的境况和充分感受诗的意境。
4、外联生活,启迪思想。课堂教学若能和学生的经历、生活联系起来就能培养学生对世界的感知,培养学生发现、思考的能力,使学习语文向更广阔的天地迈进。正如叶圣陶诗云:“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我们还可以积极利用活动课,带领学生去领略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了解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知识,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5、联系以往知识加深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联系旧知识除了可以巩固并加深理解旧知识,还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探寻、推知、学习、掌握新知识。在教学《望月》时,引导学生体会月儿在小外甥眼中的多趣、多变的特点后,再引导学生走进月国联系诗人笔下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所代表的不同含义,从而加深对文章的不同理解。
6、随堂练笔,应用反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随堂练笔的形式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感悟,体验作者的情感。在具体的操作上可以利用课文主题、内容的“相似点”开展拓展性阅读活动。如教学《桂林山水》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然后借鉴课文中的写法描写自己家乡的景物。
三、拓展延伸应遵循的原则
拓展延伸应立足于文本、立足于语文课本身。于漪老师曾指出“那种文本的内涵还未掌握就延伸就拓展,远离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真正的拓展应该强化教学主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更好地深化发现的成果,不能脱离文本随意拓展。
总之拓展延伸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确实很重要。运用得好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课文都适于拓展也不是说所有的拓展都值得提倡。作为教师要立足于文本,立足于目标,联系学生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实施。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实用课堂教学艺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沈龙明主编
2.《新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3.《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 黑龙江出版社 刘敬发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