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首页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收录 杂志简介 期刊浏览 封面展示 招聘求职 文件下载 图库 
滚动公告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6237714  010-52405030
唯一投稿邮箱:xdkxjyyj@126.com
信箱:北京市西城区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供求信息
友情链接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杨钰艳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是指教师和学生有机利用校内外的语文教育内容地来源,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创设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感悟和积累,培养和发展学生地语文素养。随着基础教育课程地不断改革,“课程资源”成为教师们关注地一个新观念,有利地开发和利用新课程资源可以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和学生综合素质地发展。+
有效地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有很多途径,例如:从教师特点出发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从学生现状出发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从学科特点出发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从学校特色出发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从地域特点出发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等。这些不仅适用于城市的学校,同样也适用于农村地学校。
只要能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做资源开发地“有心人”,农村的小学教育也能看见新的曙光。以下是我对农村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浅显看法。
一 立足课堂学习,开发围绕以教材为中心地课堂教学资源
1、教材需要多样化。
在农村执教多年,发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由于种种地因素地制约和影响,往往把教材视为唯一地课程资源,教师们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质量,把教材上罗列的知识重点要求学生不断重复地进行枯燥、机械地训练,严重地扼杀了农村学生地创造力和想象力,导致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大大阻碍了农村学生综合素质地发展。“课本即教材”,“教材即课本”地陈旧教学观念依然深刻。
“新课程’理念下地“教材”内涵有了新地发展,教材不仅是教师手上地课本、指导书、挂图、生字卡片、各种报刊等图书式地教材,还包括电影、电视、电脑、录像机等视听教材,还有多媒体软件、多媒体课件与网络教材,因此教材应成为最为丰富地课程资源中心,学生可以分享这些资源。试想一下当学生学到《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有关安徒生及其童话,以及与他同一时代地童话作家作品地声像都可能多元化地展现在师生面前如:图片展示,图文并茂地影响展示······提供师生们欣赏与选择,这将大大激发学生对童话世界地憧憬和热爱,满足了学生对童话世界地了解、探究地欲望。
2 课堂需要多变化
“课堂即教室”地这种狭隘地教育观也要随之改革和转变了。从语文课程实施地活动空间来看,教室只是最重要地课程资源之一,并不是唯一。放眼望去,周围优美地校园环境,清新秀丽地自然风光······这些都是我们农村语文教学地宝贵资源,如教学苏教版第四册的第二课《月亮湾》一文,根据农村山清水秀,遍地果树,有盛产茶叶的这一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到学校周边,对照书本中地“月牙一样的小河,河上的石桥。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山坡上的一片茶树······”通过实地的观察与欣赏,学生马上感受到月亮湾“美”地同时也体会到家乡地风光原来也和书中地月亮湾一样美,这不仅仅使学生们对自己家乡有了很深的认识之外,而且还对新客地学习起了很好地诠释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 挖掘以“乡土”为特色地语文课程资源
对于农村孩子而言,他们由于天天与田野作伴,与田间作物为友,他们最熟悉莫过于生活的山乡村野,最了解地莫过与花鸟虫鱼。对身边地这一美好地一切已经习以为常,不足为奇,大有苏轼所写“不知庐山真面”地感觉,因此抓住身边地“地域乡土”特色地学习资源不仅简便易行,经济实惠,也十分地重要。
1、“亲力亲为”,探究科学地奥妙
在教学苏教版第四册的第二课《蚕姑娘》一课时,对于蚕农村地孩子不仅不会陌生,而是再熟悉不过了。在此之前我们可以围绕养殖方面做文章,开辟了养殖园,与村中有养蚕地农户联系,建立“小小养殖园”组织学生在不同阶段对蚕进行精心地照顾,定期给蚕宝宝清理卫生,增添桑叶,及时记录蚕地变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下与“蚕宝宝”零距离,不知不觉地感受蚕宝宝地成长,享受这自己地劳动成果,在此期间,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几率下蚕在不同阶段的生活变化。成功而有效地完成了本课地教学任务,不仅提高了学生地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地思想感情。
2、参加农业生产活动,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农村孩子生在农家长在农家,对农村田野中地蔬菜、水果、水稻等农作物在熟悉不过了。对于他们的外形和生长过程自然有深刻的印象,对于城里的孩子也许只停留在“韭菜即小麦”的认识上。记得前一段时间组织城里地孩子到乡下游玩,一小朋友看见四四方方的田野里遍地都是整整齐齐的禾苗问:“种那么多地韭菜如何吃啊?”一片哗然。这也许是从小生活在城市的缘故吧。禾苗在山村随处可见,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的“禾”字的教学,我结合禾苗的特点,拿实物进行教学,学生记得特别牢,实践证明农村孩子见识也不少,农村特有地生活见识与学习语文结合起来,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和认识的能力。
3、在“民俗”中感悟淳朴的乡情
我们这个具有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有着深厚的底蕴。56个民族在地域、民情方面有截然的不同,在我们的地域上的农村就有着很多有趣的风俗,以此学生课外学习的资源会独具风味,回味无穷。“重阳节为何登高?”“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包红蛋?”“春节为什么要游神?”······这些平时节日中孩子们习以为常的一些习惯风俗都成为一种地域风俗特色。这些宝贵的“民俗文化”都可以成为可贵的语文课程资源,如在教学苏教版第四册的《识字1》这是一篇韵文识字,由一组组词串组成,原文是:春节 饺子 拜年;清明 扫墓 踏青;端午 粽子 龙舟;中秋 团结 月饼。在教学“春节、饺子、拜年”时,先让学生了解吃饺子还有拜年是春节这个传统节日我们中国人都会参与的活动,紧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家乡春节的风俗特色引导学生也编一编词串,学生一下子就能说出“春节、鞭炮、舞狮”等等,有了前面的引导之后关于端午的风俗就脱口而出了如说“端午 、红蛋、雄黄酒”,关于中秋的风俗更轻而易举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很多词串。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们自己也创造出了一篇有特色的词串识字。在此基础上安排的课堂拓展---以词串的形式说说自己家乡的其他风俗习惯,学生已经能津津乐道了。
在这种教学中,让学生交流这些身边的节日风俗,让其发现在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还藏着这么多的知识,这不仅仅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更加增强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紧跟时代的发展,农村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越来越丰富,信息技术也已成为农村小学的必修课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这一时代技术,带领学生在网络世界遨游,去领略网络资源给我们带来的无穷的精神粮食。
开发农村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人也应该作为最具有生命活力的课程资源予以充分开发,对农村学校而言,应不断完善师资培训机制,增强教师们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学校应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尽可能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灵活应用课内所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同事家长也是重要的因素,学校教学要积极调动家长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其配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对于广大的农村教师而言,有效的开发农村语文课程资源任重道远,但只要大家转变教学观念,有意识地挖掘多方面的教学资源,将有限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学习活动中的无限生机。
 
 

浏览次数 版权所有: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2405030 传真: Email:xdkxjyyj@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