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
冯培
在2014年暑期班主任培训中,听了我校潘均副校长给大家分享了他的“奖励的诱惑”一堂讲座,让我感受到当下教师对学生的奖励已经不知不觉中走到了一个误区中。以前简单的点评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而后的物质奖励不但没有增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在“破坏”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在这堂讲座中我了解到“奖励是通过学生的欲望开始的,而学生不断升级的欲望最终达到无法满足的程度。”对于教师如何运用这种欲望来进行奖励和评价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思想感情的发展。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不只在于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好的每一句教学环节是否精彩,更在于师生双向交流过程中教师有没有充满教育机智的教学评价的有效发挥。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不是停留于表层的作秀,也不是可有可无的衔接,而是在整体深刻理解教材和学生实际后焕发的自然而然的创设和生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评价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准确得体,催生活力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主体对客体满足需要程度所做出的判断。在课堂上的直接表现就是教师的语言或肢体动作甚至是一个眼神等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结果等进行判断,再行褒奖、指导。首先课堂教学评价必须准确,准确性是课堂教学评价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就没有了生命力。除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和存在的缺点,既不能一味的肯定评价,也不能一味的批评,要让学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
二、机智应对,化险为夷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课堂上,教师机智幽默、生动的评价语言,更是可以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以愉悦的心情去主动、生动地学习,从而使课堂生花,为教学增色。教学过程充满着各种变化、发展,始料不及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灵活运用教学机智,将预设性语言和随机性语言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突发情况,临时调整预设的流程,快速反应,巧妙应对,就能化险为夷。因此,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应因境、因事和因人而随机应变,用自己内在的魅力,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三、捕捉亮点,学会赏识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学生需要教师的激励,激励能激发人的潜能,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自由空间里与老师、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对一个学生树立自信意识也是极为有益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要吝啬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赏识与赞许,要及时送上充满激励的评价,让学生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增强自信心,检验成功的快乐。
四、尊重差异,期待成长
教师的评价要做到因人而异,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此,教师要了解他们的基础,关注他们的发展状况和努力程度,尊重差异,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并给予具体指点和引导,耐心期待学生一点点成长、进步。著名的教育评价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求教师评价时不只是简单的判断或褒奖,而应注重具体引导,应更多的从内容、方法等方面去点拨和启发。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一种温暖的抚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时,心中要有“爱”,要做到“每句话背后都是一颗心”,从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不管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评价一定是发自内心,真心实意,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才会接受老师的评价。总之,课堂教学评价是一门艺术,它植根于深厚的教学功底、良好的口语素养和正确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关注和体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会认真倾听,在反思中增强研究意识,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探索,一定能步入这座有效评价的艺术殿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