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思考与实践
陈延平
课堂提问是为了引起学生注意,调动学生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开发智能的重要教学手段。我躬耕初中数学教学二十余载,上过示范课,指导过竞赛课,参评过优质课……每次都对课堂提问有些许感想,这里将自己对课堂有效提问的几点思考和做法,与大家一起交流和分享。
一、 对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存在的问题
第一、课堂提问目的不明确,随心所欲,表面热闹,华而不实。最典型便是满堂脱口而出的“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学生也只是简单回答,课堂貌似热闹,则无益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第二、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提问脱离学生的“思维发展区”,设计的问题过难,过偏或过于笼统,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启而不发。
第三、提问表达不明,不系统,乏层次,使学生不明其意。例如,讲长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引入新课时,教师指着手里拿的长方体纸盒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把它展开会是什么样?”这样的提问表意不明,学生难以作答。
第四、重提问,轻反馈。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不注重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第五、 候答时间过短,提问流于形式。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学生作答,学生站起来却哑然无语。 二、对有效性课堂提问的理解
什么是有效提问?《现代汉语词典》对“有效”解释为“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在英文中,有效(effective)一词的解释是:“获得了显著的或想得到的结果;达成了预期或所期望的结果.”可见,有效提问就是实现了预期提问目的。然而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它既有预设性一面,也有生成性的一面.在课堂提问中,有时学生的回答可能与教师预想的并不一致,没有达到预期的提问目的,但教师据此而生成了新的提问或采取了新的教学策略,最后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也是有效提问。因此,有效提问应是实现预期的提问目的或教师在提问后,根据学生的回答生成新的提问或采取更为适当的教学策略。
三、课堂有效提问的几点做法
为了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在实践中分三个阶段来进行探索。
(一) 课前准备
1. 备教材要“懂、透”。“懂”即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弄清编者意图,理清教材知识前后的联系。这样,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
2.备学生要 “实”。 “实”是指教师必深入实际,了解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
3.备问题要“准”。在备透教材、备实学生的基础上,再设计问题。在教学设计中,问题的切入口要准。心理学认为,人的谁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三个层次的关系是:已知区 最近发展区 未知区
人的认识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有经验的教师提问,问题在“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知识的“增长点”上设问的。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最近发展区”上升为“已知区”。
(二)课中实施
1、保持广度,分层提问。
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地根据掌握知识和能力层次分高中低水平三个层次的问题进行课堂提问。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着重引导他们去猜想和类比,在质疑解惑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一般的问题让中等生回答,让其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前提下稍有所提升;较容易的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让其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解决基本问题。
案例1 上华师版《定义与命题》时,为巩固概念设计了一个“最佳搭档”环节:请找一位搭档,一位同学在下列条件和结论中选择两条构造成命题,另一位同学把它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1)三边相等;(2)两数的平方相等;(3)两角相等;(4)等边三角形;(5)对顶角;(6)两数相等。这个问题的设计看似很难,其实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回答。因为每一位学生都会选择两个命题组合到一起,而另一位学生只要按照规则进行改写。结果学生构造出的命题五花八门,其中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另一位学生的改写也是精彩纷呈,也有合理的和不合理的。这个合理性再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课堂上的气氛达到了高潮,从而有效地巩固了命题的概念和改写。
2 灵活设问,引导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的问题难度要适中,若问题太易,学生无需思考就能答出,若问题太难,学生百思难得其解。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要以学生现有认知水平来设计问题。那些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有一定联系的,但仅凭已有知识又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它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也最有启发性,容易促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探索,提出贴近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案例2 上《二次函数函数y=ax2图像和性质》时,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1)已知点A(2,y1),B(5,y2)是二次函数y=2x2图象上的两点.请比较y1,y2的大小。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出不同的方法:⑴代入求值;⑵利用增减性;⑶根据图象判断。教师再出示第二个问题:(2)已知点A(2,y1),B(5,y2),C(-3,y3)是二次函数y=-3x2图象上的三点.请比较y1,y2,y3的大小。学生顺理成章的尝试了上面的不同方法,并且对上面的方法进行比较,了解了各种方法的优劣。第二个问题的设计具有层进性,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更深,更广。这样设计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又能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从而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3、把握时机,连续追问。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在学生陷入困境时以问代启,指点迷津,让学生感受到柳暗花明的愉悦;在学习状态差欠佳时借问提神,引起注意。在学生回答时教师要连续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探讨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可再追问学生“为什么?”这有助于避免学生盲目猜题,特别是在概念辨析和选择题的解答时。当学生解决一个特殊形式的问题时,可通过变式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发现问题的关键,得到新的结论。
案例3 在复习《相似三角形》时,教师出示题目:如图,直角梯形ABCD,AD//BC, ∠A=90°,∠B=90°, ∠DEC=90°,试说明AD,AE,BE,BC之间的关系。因为图形很熟悉,学生很快找到四条线段的关系。此时教师追问:
“如果把这个图中的三个90度改成60度,这四条线段有什么关系?”
学生试着用第一步中找相等角的方法,证得△ADE与△BEC相似,
进而得到四条线段成比例的关系。教师又追问:“如果把60度改成130度,是否也有相同的结论呢?”学生思考片刻,马上得出肯定的回答。教师问:“现在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就得到当∠DAE=∠DEC=∠EBC时,AD、AE、BE、BC都是成比例的。通过变式追问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方法,熟悉了图形特征,拓宽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
4、留空反溃,延迟判断。
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总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因此从问题提出到点名让学生回答应有一个适当的停顿。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有时应作出及时、明确的反应,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时还应留些许时间让学生对其回答深入思考,让学生自已纠正错误思路。
案例3 在无理数概念学习之后,设计问题: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当学生选择选项B时,不要让其他学生来帮助纠正,这会让这位学生失去纠正自己错误的机会。引导学生处理不正确答案可用两种策略:一是由答案到问题的提问,二是由问题到答案的提问。当学生选择选项C时,可以问:“为什么选择选项C?”学生可能会答:“因为选项C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可再追问:“选项A、B、D都不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吗?”这时学生会一个一个去辨别。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进行思考,自己能找到正确答案,并且对无理数概念加深了理解。
(三)课后反思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课后 反思自己在本节课中课堂提问,,总结得失与成败,对整个课堂提问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不断提升自我能力,逐步完善课堂提问的 教学艺术,使自己设计与实施课堂提问的能力越来越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