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首页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收录 杂志简介 期刊浏览 封面展示 招聘求职 文件下载 图库 
滚动公告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6237714  010-52405030
唯一投稿邮箱:xdkxjyyj@126.com
信箱:北京市西城区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供求信息
友情链接
 
兴趣质疑求异课堂——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兴趣质疑求异课堂——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曹光林
  课堂教学是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培养的主渠道。如何真正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变“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关键在教师。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唤起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关系到提高民族素质的意义深远的课题。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呢?笔者结合教学实例作一浅述。
一、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的前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时,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促使其主动去追求知识,探索知识的奥妙,并使所学知识掌握得迅速而牢固。教师在教学中可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中,我设计了一个导入:用小黑板出示上学期一次数学测试的成绩,请大家当裁判员,公正地判断出哪组成绩最好,想好后请用手势表示出成绩最好的一组。问题一经提出,同学们议论纷纷。老师分别请持不同看法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肯定他们回答的同时,教师指出:“到底哪一组成绩最好呢?现在老师也不能马上给你们答案,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揭示课题)这时学生都很有兴趣地聆听老师上课,于是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掌握新知,由此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当然,在教学中,还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利用图、形、声、像等媒体演示,让静止的物体动起来,使之变得新奇有趣。教师在教学《时、分的认识》一课时,先利用多媒体CAI课件出示一面钟,让学生初步认识时针、分针和秒针,并感受一下它们各是怎样运行的,使学生对时、分有一个粗略的了解。这样把抽象变为直观,变静为动,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优化。
二、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的关键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一个问。”从这个意义上讲,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没有主动地参与、积极地思考,很难想象学生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如果学生能主动大胆地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那么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儿童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勤于分析,善于思考,敏于联想,以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洞察力,不断地去尝试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首先,教师应转变学生“怕问”的心理。通过经常教育,使学生树立新的观念。1、不懂就问,敢于发问才是好学生;2、学问的积累就要靠好学和善问。
其次,教师应给学生提问的“自由”。不仅在授课前让学生问,在课后练习之前让学生问,还可以在组间交流、教师精讲时问,甚至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可以问,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
最后,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环境。无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要号召全班学生向经常提问的同学学习,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提的问题质量高,努力创造良好的、民主的、宽松的课堂氛围。如教学“面积的认识”,为了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教师要先教学“认识物体的表面”,让学生摸课本的表面、桌面等直观感知。由于教师举的实例其表面都是规则的长方形,学生也很容易的看出面是有大小的,这时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质疑,提问:我们认识了物体的表面,你还想到什么?这一问,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文具盒的表面有6个都是长方形的面,一个足球的表面是什么形状?”“苹果、茶杯的表面是指哪一部分?”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让学生展开讨论,就有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对“物体的表面”作了颇有新意的描述:“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是物体的表面。”这样奇的回答,都是教师的指导下,使得学生从生疑到释疑过程思维活跃,并能自己解决。
三、求异是培养创新的核心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创新往往在求异中体现出来。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心理和求异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运用已有的知识,打破常规,去剖析数量关系,寻找新颖独特、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例如解答“某儿童玩具厂生产一批儿童玩具,原计划每天生产60件,7天完成任务,实际只用6天就全部完成了。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件玩具“一题时,照常规解法,先求出总任务有多少件,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然后求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件,列式为60×7÷6-60=10(件)。而有一个学生却说:“只须60÷6就行了”。他的理由是:7天任务6天完成,时间提前了1天,自然这一天的任务(60件)也必须分配在6在内完成,所以,同样得60÷6=10,就是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做的件数了。毫无疑问,这种独创性解题应该给予鼓励。独创往往蕴含于求异与发散之中,教师应满腔热情地鼓励他们别出心栽地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使学生思维从求异、发散向创新推进。
四、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的主渠道
课堂是师生交流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更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让孩子体验成功、体验参与、体验思维、体验创新的过程。因此,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积极地进行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用开拓性的思想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和激发学生不断提高学习数字的主动性和在数学教学中勇于创新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的独特功效。
其次,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课堂气氛,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教师要敢于放下架子,给学生创造一种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性课堂氛围。只有在允许学生说错、思错的宽松训练过程中,学生才能多说、多想、多做,以提高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能力,才能激发他们热情主动参与探索,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浏览次数 版权所有: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2405030 传真: Email:xdkxjyyj@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