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数学教学有效互动
陈延平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应是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课堂实际变化而不断调整教学,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但我们常常发现,很多活动流于形式,没有实现学习伙伴之间的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互动、沟通、碰撞。本文就自己的一些肤浅做法和广大同仁分享和交流。
一、心灵交融,开启互动
研究表明,学习活动中,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生学习活动施以重大影响。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难以持久,因此要实现教学互动,教师就必须进行持续的情感投入和交流,努力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相切磋、相互帮助,互相鼓励,互相补充的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才能真诚沟通,合作互动。换言之,就是用心灵交融这把钥匙,才能开启教学互动这把锁。
二、创设情境,激发互动
合理的教学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强烈的好奇和心求知欲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交流,积极探究。
案例1:在教学七年级上“日历中的方程”时,我让学生自己带日历,编制日历中的数学问题考考老师。课堂上老师对学生说:“请同学们随便拿出一张日历,按我的要求圈出几个数,只要告诉我圈出的几个数的和是多少,我就能马上说出你圈的是那几个数。”同学们开始时不相信老师有那么大的本事,便拿出如图一所示的日历争先恐后的考老师,结果老师都一一准确迅速的做出了回答。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同学们感到惊呀,接着问:“老师是怎么知道的?”
老师亮出底牌,说:“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魔术,而是日历中这些数的排列规律帮了忙。大家注意到了吗,同行的数有什么规律?同列的数又有什么规律?
同学们观察了一会,兴奋的发现:同行的数是连续正整数,同列的数,下一行的数比上一行的大7。
老师总结归纳:“利用这两点规律,然后运用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什么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设计说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核心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上的教学过程通过教师创设互动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
三、问题引领,促进互动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也必然来源于问题,合理的问题能有效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数学思维,也是“互动”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案例2:我在教学“过三点的圆”时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①过一点A画圆,能画几个?圆心在哪?②过两点A、B画圆,能画几个?圆心在哪?③过三点A、B、C能画圆吗?若能,能画几个?圆心在哪?若不能,为什么?
问题由浅入深,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学生在操作上也是由易到难,尤其是问题具有挑战性,引领了学生之间的思考和动手探究,从而期待老师的指导。
案例3:在复习“线段垂直平分线”时,结合等腰三角形性质,让学生画出任意一个三角形,并且拆分成两个三角形,使其中一个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各小组纷纷设计问题研究,如:“怎么拆都行吗?”“从哪些角度来拆分三角形?”“有哪几种拆分方法?”等等,有些问题简单,有些问题非常有研究价值。学生们对自己发现并提出的问题充满了解决的期望与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
四、感知体验,形成互动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使学生在获取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案例4:七年级上“截一个几何体”的教学,可设计如下:
让学生从自家带来红薯。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做一件事 切红薯,把你们准备好的形状为正方体的红薯用小刀切成两块,接着把切出来的面涂上颜色,再往白纸上一按,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动手切红薯……)
生1:我在纸上按出来的是三角形。
生2:我按出来的是四边形。
生3:我按出来的是五边形。
生4:我按出来的是六边形。
师:很好,你们看到的是一个“截面”。就是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截出来的面叫做截面。现在请问有哪一同学截出的面是七边形?
(学生再一次切红薯,并且同学之间进行了激烈争论……)
生:我认为不可能切出七边形的截面?
师:为什么?
生:因为正方形是由六个面围成,而切面最多只是与六个面都相交,所以最多只能切出六边形的截面。
师:讲得非常好。
设计说明:一次简单的切红薯,让学生参与到了探索活动中,他们在动手操作探索的过程中,学会了观察、思考、交流数学的再发现和再创造,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教学效果。
五、有效评价 升华互动
新课标指出: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要激励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发展性评价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并让它成为可终身受用的能力、品格、素养。在实施评价中,要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结合,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表现予以及时的评判,还要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思考起到激励作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例如,在 “统计图”、“平均数”等课堂教学中,可让学生自己依据各小组设计的统计图,运用平均数知识设计的报告单,给每一个小组评分,还要说说理由,尽力让评价做到客观、公正、准确,使学生在评价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评价同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中,实现了认知结构的建立、改造与重组。更主要的是鼓励了学生大胆怀疑,以求学习主体创新潜能的开发和独立个性得到升华。或者结合班规,给那些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学生加分,起到激励的作用,使他们受到鼓舞,从而更加努力的学习。
在评价中还要注意关爱和激励每一个学生,不断地唤醒、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进行言语的沟通和心灵的交融,使课堂充满和谐的“人情味”,使学生乐于回答问题、敢于回答问题,思维开放,智慧碰撞,从而激起他们主动学习、不断创新的欲望,升华了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总之,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要真正体现它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重视它,更要处理好互动形式与教学实践的关系,恰当运用策略,形成师生有效互动,走向和谐的课堂教学。我们在教学中积极投入、大胆探索,用智慧经营教学,用感情去灌溉学生,“动”出学生的思维,“动”出学生的激情,“动”出学生的创造,让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有效互动更加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