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分段式模块化复习中
对“合作学习”的探究
胡继萍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并指出:“要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分段式模块化复习的过程是一种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分析判断、交流分享、信息处理等手段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体验新型复习过程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合作性、创新性等鲜明特征,这正符合目前我县课堂教学改革的精神。
我校“分段式模块化教学实践与研究”化学课题组成员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学生在学业水平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满分、高分段比较多)。过程中每一个课时的复习目标紧紧围绕了解、理解、掌握等相关知识层次的要求,一节课分三个阶段设计相应的训练题来训练和巩固各知识点,其中要在大容量的知识体系中有效地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合作学习就是取得成功的前提和保障。在实践与研究过程中的核心——合作学习,笔者就合作学习的目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应该如何构建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等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一、合作学习要达到的预期目的
1.通过实践探索,建立有向心力、凝聚力的合作团队,力求更好地彰显学生个性,团队间成员取长补短,使合作的团队整体提高合作意识及文化知识素养,特别是实验探究方面能力的提升,体现化学学科学习的特点。
2.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合作形式,力求更好的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同时摸索出可进行实际操作的具体方案,并逐步完善,最终形成可操作性强的一种教学模式。
3.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发现、共同提高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技能的掌握,不断提高合作水平,进而提高复习效率。
4.改变教师的教学观,构建师生双方平等交流的平台,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合作学习为主线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都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追求者。
5.丰富合作学习教与学的理论与实践,为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落实开拓新的途径,也为学生通过短、平、快的合作学习方式,奠定坚实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在学业水平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指导不到位,学生分组按照就近的原则,优生和学困生没有有机组合,学困生没有明确的合作学习的目的和步骤,无法迅速地、准确地把未知信息和已有的认知经验联系起来,从而选择最佳的合作起点,尽快的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2.小组成员之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不具备合作的倾向性,学生不知道怎样与他人进行有效地互动、沟通。当一堂课的各阶段训练出现问题时,学生之间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对方、信任对方,并进行清晰正确地交流;当产生不同意见时,不能建设性地解决矛盾冲突。
3.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优生往往具备合作交流的某些条件和要求,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职责,使之成为了合作小组中最活跃的分子,他们的潜力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而学困生因基础薄弱,参与的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生半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被变形剥夺了学习的权利,有效的合作学习也就成为空谈。久而久之,小组合作不仅没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而仅流于形式,两类学生间的矛盾越来越大,造成两极分化更加突出,加大了课堂教学的管理成本,教师疲于奔命,尽力融合各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而部分学困生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纵观以上出现的问题,不难发现:在合作学习中只有少数学生唱主角,其他学生未能发挥特长;组内成员没有优化,合作流于形式;没有建立合乎学生发展的合作学习机制。而合作学习更加强调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协同合作,集思广益,特别是在物质构成的奥秘、元素与化合物知识、实验设计与探究及化学计算等内容的学习时,对合作学习中小组组合形式和合作形式要求更高。
三、应如何构建有效的合作学习模式
1.注重教与学的组织形式
合作学习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师要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挖掘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点,让学生以合作探究为主线,创设交流分享的合作平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1)以“活动式”组织为主。组织方法要从讲授为主变为活动为主,要求学生主要通过自己的阅读、讨论、争辩、实验、练习、思考、观察、制作等方式,注重手,口、脑、耳、目并用,自主获得知识完成学习的任务。例如:教学过程中学生每节课要以导学案为主线,各阶段通过学生自主完成相关的问题及题目,然后各组交流讨论,再展示分享,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答题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要么适时点评,要么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集中讲评,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2)注意分层教学。合作学习着眼于学生团队的整体发展而不是单纯的获取,因此要贯彻个别化教学的思想,设置不同程度的任务让学生自主选择,按不同尺度进行评价。例如:针对各组成员之间存在的差距,教师在课前应充分备好学情,设计问题或题目时要兼顾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课堂讨论时及时走到学生周围适时给予提示,展示分享时针对不同题目的要求,各阶段让各种层次的学生均有发言的机会,教师只需要宏观调控,让设计的问题只要有学生答题就行。
(3)实现自我反馈。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应立即交给学生结论、答案和探究步骤,不要牵着学生走,而是让学生自己走。让学生有质疑、反对的权利,让学生自己提方案,并由学生进行评价和自我评价。例如:复习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时,绝大多数学生对使用红磷测定的方法比较熟悉,从具体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果、测定结果没达五分之一的原因分析都了如指掌,因而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该在重基础的同时,对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设计,如果把红磷换成硫、碳、铁、铜等物质时,实验能否成功?不成功原因是什么,如可行实验方案应该如何更改;如果把红磷又换成镁,实验结果又会怎么样呢?你对这个实验结果是怎样理解的。这样,通过层层递进问题的设计,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会有不同的感悟和收获,更加明确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该选择什么样的物质作为反应物。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根据问题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大胆质疑,通过合作探究不断对结果进行评价和反思,最终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强化师生间教与学的协作互补
(1)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在课堂各阶段交流讨论中教师要融入其中,在师生共同讨论中先学习后协商,先组内后组外,把个人学习变为集体共进、共享,形成合作、互相促进的动力机制,从而有效地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力,使整个课堂张弛有度,师生教学相长。当然,整节课不必都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来进行,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来展开教学,将集体授课和小组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找准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灵活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度。
(2)有巩固小组合作的措施。各小组学习目标要明确,各成员要有团队意识,荣辱与共,主要采取“兵教兵”的形式共同达标。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对合作小组进行中肯的评价,对协作互助典型事例表彰与鼓励,多找各组的闪光点,营造出各组之间和谐共进、积极进取的竞争氛围。同时还要注意帮助薄弱小组,对这些小组从感情上、实际操作中成果展示等方面要给予倾斜,增强他们对取得成功的渴望意识。
(3)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发挥小组合作的集团优势,互帮互学,比学赶超,使学困生都获得关照,使优生得到充分发展。教师要注意纠正角色固定化,关照消极学生,让学生既要学会倾听也要学会表达,形成特色互补,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样就使小组合作的优势互补关系尽可能得到彰显,受益的不仅是学生个人、合作小组,而是整个班集体能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进而促进全体学生文化科学素养得以全面提升。
3.搭建系统、完善的知识网络体系
认知结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利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去同化学习的新知识,通过重新编码和加工,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合作团队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建立、扩充新的认知结构就是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应注意:
(1)课堂教学要集中在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学习上。复习过程中不要面面俱到,什么都要讲到、说到,多而广最终得到的只会是广种薄收的结果,而要根据课程标准、考纲要求以及课本知识,按目标要求去强化常考点、必考点。同时要改变片面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多的要从学法上给予指导,使学生有足够的疑问去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样学生一方面有了厚实的知识积淀,另一方面还有了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2)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个体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全班统一交流。也就是说,对于新的知识,新的信息,每个成员应该先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中发展思维的深刻性和独创性,然后小组合作学习,每个人将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小组交流后各小组将本组的信息归纳、总结,由小组发言人向全班汇报,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交流、评价。最终通过师生通力合作,不断挖掘、整理、汇总成新的认知体系。
(3)注意知识的网络化。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对初中化学五大板块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总结,使知识形成网络框架。并注意让学生逐步、尽快掌握整理知识网络的方法,使知识的点、线、面有机融合成一个整体,有利于学生课后不断巩固和延伸。
总之,“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复习课中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不应该成为一种外部强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内部需要的过程。正如林格伦所说:“在文明世界中的人们,真正需要学会的本领是有成效的合作本领,以及教会别人也这样做的本领。”因此,在课堂教学改革这片肥沃的土壤里,有效的合作学习更要靠我们一点一滴的积累,一尺一寸的努力,才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呼唤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我们的合作学习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