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品德课中教师语言的美
章敦喜 福建南安市翔云中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主要纽带。那么,思品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呢?
一、课堂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有感染力
幽默风趣的语言缓和紧张气氛,缓解对立情绪,创造一种使师生双方心理舒畅的教学环境,能够在谈笑风生中领略知识的真谛,取得理想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摆正心态,把自己摆到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要抛开一切烦恼,心情愉快,满面春风,这样,课堂教学语言才能够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例如:在讲《应该怎样对待老师》一节内容时,我首先就“假如遇到烦恼你会向老师说吗?”、“遇到困难会告诉老师吗?”等等问题做了个课堂调查。结果发现,相当部分的学生不会跟老师说。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呢?我当时没有片面批评和说大道理,而是站到学生的角度,将心比心地分析他们的心理,在分析过程中,我尽量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又细致入理,学生们边听边露出会心的笑容,不时还有哈哈大笑。然后再加以指出不善于与老师交流的种种弊端,学生们深受教育。如此一来,寓教寓乐,后来的事实说明,效果相当不错。事实充分证明,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二、课堂教学语言要快慢适当,有节奏感
教师讲课节奏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对知识信息接受的情况,教学内容的实际,调节自己课堂语言节奏,做到快慢得当。开始上课时,因为学生课间休息,精神松弛,这时教学语言宜慢。当学生情绪已调动起来,思维进入正常轨道时,语言和教学进度可逐渐加快。当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时,语言又宜慢不宜快。当课堂教学由一个教学环节过渡到另一个教学环节时,语言又宜快不宜慢。当教师为了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力、组织语言的能力或强记能力时,又可以适当加快语言节奏。总之,不能只顾自己讲,不考虑学生实际情况,无论快慢都必须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定做到快而不乱,有序有度;慢而不断,要有节奏。例如,在讲授《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这一节过程中,当讲到诚实的内涵时,由于这是重点和难点,所以就要放慢速度进行讲解,以便让学生理解“诚实对自己有那些要求,对他人有那些要求”,进而加深对“撒谎与善意的谎言的区别”的理解。
三、课堂教学语言要简练准确,有切实性
简练就是教学语言应该力求少而精,不滥用语言,不堆砌词藻。课堂教学中要紧扣所讲重点,做到言简意赅,箭无虚发。这样,教师所费口舌不多,学生就可心领神会,豁然贯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上还能腾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活跃思想,发展智力,以及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部分作业,以减轻课外负担。 课堂教学语言用词要准确。保证达意传情,符合科学性、富有教育性。思想政治课的基本概念、原理、观点都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因此,每句教学语言都不能有半点的模棱两可和含糊不清。例如《融入新集体》这一课,基本概念是“集体”。 我先让学生思考:什么是集体?一个人能不能叫集体?学生会考虑到,集体是由许多人组成的;再引导,很多人组成的群体都能叫集体吗?通过类似的逐层分析,最后准确地得出集体的概念:集体是许多人集合起来的,有组织、有共同目标和行动的团体。
四、课堂教学语言要音量适中,有悦耳感
教师讲课声调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此课堂教学中要不仅做到快慢得当,还要做到高低适宜。课堂教学的音量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音量过大,超过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使他们听起来刺耳,不舒服,甚至产生厌烦心理,造成听课情绪低落。音量过小,学生听起来吃力,得不到有效的感知,同样会产生厌烦心理,导致学习兴趣下降。一般来说,讲课的音量以使教室里任何一个座位上学生都能听清教师的声音为准。总之,教师要科学地掌握音量,一切着眼于提高教学效果。课堂秩序出现混乱时,教师不妨有意变换声调,采取声缓而语重的方式讲课,这对学生是个“新异刺激”,引起学生的好奇,使其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讲课内容上来。由此看出,教师要善于利用语言的声调的变化,以引起学生的定向反应,使学生的大脑皮层持续地处于积极而活跃的最佳思维状态。
五、课堂教学要重视肢体语言,有亲和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眼神、手势,往往能收到口头表达难以收到的效果。教师大方得体的衣着、端庄的仪表、绘声绘色且有亲和力的语言,加上必要的表情和动作,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从而促进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要注意的是,教师的姿势、动作要和教材内容做到自然有机结合,举止相宜,不可矫揉造作,无目的地手舞足蹈,更不应该流露出无精打采,垂头丧气或者趾高气扬,目空一切等神态,因为这些细微肢体语言的出现或者存在,无疑会影响学生的情绪,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