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几点感悟
韦超丽 广西省
【摘要】:新课改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那种教与学的割裂状态、静止状态转变为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运行体系,加强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笔者立足本校实际,在教学中把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重点,提出"实例感悟"式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 实例感悟 创新能力
新社会新形势下对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更高,作为一名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在课堂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可以看出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已经发生显著变化。以下我就结合我近来的学习以及我们学校思品教研活动和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感悟:
一、首先要转变思想品德课学科观: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思想品德课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这就意味着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科特点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文化课以传授文化知识为主要目的,渗透一定的思想教育;而思想品德课则是借助于一定的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自实施新课程以来,《思想政治》更名为《思想品德》,这也表明:初中思想教育淡化教材知识体系,强化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和活动实践,更加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心理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新课标的实施,让政治课教师变为了思品课教师。而新课标的要求与我们的现实的考核存在矛盾,让许多人难以适从。特别是中考思想品德学科实行开卷考试,试题趋向开放性试题, 很多学生和其他同行都认为:开卷考试不复习;开卷考试不用记忆;翻翻书就可找到;试题容易;试题要求高、难度大;开放试题答案不唯一,多抄几段就行了;等等。由此产生的问题不容忽视。因此,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现状是新课标、新教材、老考法。但是我们必须得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也必须去适应当前的教学评价形势,为此,我认为师生都要转变思想品德学科观念,与时俱进,稳中求新,从容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我们在积极探索新教法、活动方式的同时,更要把重点放在三维目标的统一上。特别是知识目标一定要适时落实到位。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这个矛盾: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1位,能力其次,最后才是知识。而无论期末考试还是中考,都要考,而且是闭卷。情感怎么考?没法考。目前,我们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考核还是用学生的成绩来衡量,所以从实际考试来看,还是落实到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果只注重课堂改革,把课堂形式多样化,放手让学生活动,联系时事新闻、多媒体运用等,这样一来学生高兴了,但往往容易忽视对课本知识的把握,或者可以说没有足够时间去把握。如果只注重知识目标,我们的课就会失去吸引力,学生就会丧失兴趣。我们就一定要把握好课堂思想性与实用性的统一,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知识把握的统一。一方面要积极探索,适应新课标要求,另一方面要注重落实知识目标。
二、转变课堂教学观
我认为思品课堂应该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说到根本上,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必须牢牢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摒弃填鸭式、强行灌输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那么,自主、合作、探究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
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彼此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互助性学习。 课堂合作通常以比较固定的小组的形式来进行,分组一般按座位就近的原则进行,这样便于合作,由4~10人组成。告诉组员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要互相帮助和支持,形成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并妥善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建设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体现小组的团体力量和精神。这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
要组织合作学习,就得有合作的任务和内容,这由教师提供。教师明确合作的任务和内力。容后,要充分相信学生,全方位放权。 学生能自学的知识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有能力回答的问题留给学生自主思考作答,学生不容易回答的问题放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生不能够回答的问题留老师解决。总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阅读习惯、独立思考精神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概括的能
合作不仅是生生合作,而且要师生合作, 加强调控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参与是分不开的。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使师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所以,教师应当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中去,与学生平等对话,提供帮助。当合作学习小组遇到学习困难时,教师应该适时点拨、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合作学习小组在开展讨论时,有时可能会偏离讨论的主题,进行纠偏;关注消极学生,为他们提供情感动力,使他们在合作学习小组中积极主动地与同伴合作。当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思维碰撞出现火花闪现时,教师要在倾听中努力去感受和寻找,并及时给予肯定。
合作任务完成后,要给予合理评价,鼓励创新 。 教师应该善于运用积极的评价手段,不断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多鼓励,发现亮点,少批评,不断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评价应该有合理的方式和标准。合作学习倡导“人人进步”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把对个体的成绩评价改为团体的积分评价,对一个人的孤立考评改为把学生个体置于同类人的背景中进行考评。也可以让学生互评学和自评。同样可以把终结性评价改为过程性评价,只要学生在合作中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比有进步就算达到了目标等。凭借这些评价方式,引发学生更有力的合作行为。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根据需要,因地制宜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主动感受,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完善评价体制,合作学习使思品德课课堂教学更有成效。
三:建立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观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鼓励和信心的教育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初中生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自信,他们也不例外。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应拿起表扬的武器,帮助学生维持积极的情绪,树立我能行的信心。
在我的日常教学中,有的课堂评价语言形式过于单一,只是简单的重复着“太好了!”“你真棒!”“你读的很好!”到底好在哪里?棒在哪里?评价很笼统,针对性不强,缺乏一定的导向作用。 我们可以这样说, 如“你的想法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思路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有新的发现。”“说的很精彩,如果声音再响亮点就更好了” …….这样的评价用语非常丰富,而且用得很具体、很恰当、针对性强又富有激励性。因此,要使课堂评价真正具有激励作用,要求教师课堂采用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杜绝笼统模糊、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评价,并对课堂评价用语提出了具体要求,课堂上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恰当的评价,即:要有针对性、启发性、真实性、引导性、激励性、艺术性等。。
以上是我结合我自身的学习和教学实际以及参加的各级教研活动的学习心得所谈的几点感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思品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想只要我们教师遵从新课程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够上好思想品德课。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完全有赖于我们教师带着新思想、新认识、新做法去耕耘、去发挥、去创造,去呈现新的气象、新的风尚、新的成效。有了这些新认识、新做法,再加之我们思想品德课老师的努力,我相信我们的思品课一定会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