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首页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收录 杂志简介 期刊浏览 封面展示 招聘求职 文件下载 图库 
滚动公告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6237714  010-52405030
唯一投稿邮箱:xdkxjyyj@126.com
信箱:北京市西城区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供求信息
友情链接
 
谈化学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谈化学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刘 彬   贵州省      
    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l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开展创新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已成为世界性教育现代化的潮流。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及技能等。学科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作为科任教师应着力研究、探讨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及方法,确立相应的培养策略。我认为,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有效的策略有:
一、动力策略
    创造性的古今中外人物所以成功,首先不是他们的渊博知识,而是他们的人格。如化学家候德榜的不畏权威、诺贝尔的持之以恒等等。可见对工作源自内心的热爱、迷恋和追求是创造的动力源,是创造的灵魂。因此,一个人想获得成功,想要创造出新的东西,单有较高智力是不行的,还必须对所进行的事业有满腔热情,有不畏艰难、不怕失败、勇于探索、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有不畏权威、敢于质疑、勇于挑战的坚定勇气。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高情商才有大动力。无数事实说明,非智力因素是创造力的动力源,有了它,人的创造力就像装上了“马达”,创造力的诸因素才能发挥整体效应的动能,相反,如果没有动力因素的推动和保证,即使创造能力再强,也是难有作为的。在非智力因素中对创新能力最有影响的是兴趣、情感、意志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创造力的源动力和维持力。很难想象,一个对化学不感兴趣的人,能在化学上有所成就。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特点,多途径多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主要利用的途径有:①精心设计上好第一节化学课;②教学中密切联系自然、生产、生活实际;③联系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最新技术;④加强实验教学、直观教学;⑤开展知识、技能竞赛;⑥开设化学兴趣小组等形式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它对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起着调节作用,而且能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影响着人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再建议:“教师要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而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就必须与学生建立感情才能以教师爱生之情育学生爱学之情,使学生实现积极的情感迁移,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情感的动力功能,及时恰当地给学生以评价,多鼓励、少责怪、少埋怨,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中。
    任何发明创造的过程从不会一帆风顺,没有毅力,没有坚强的意志就无法战胜挫折,也就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化学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学科创新的历史,也是充满困难挫折的历史。我国著名化学家候德榜从英国学成归来出任天津永利制碱总工程师,当时世界先进的“索尔维制碱法”被国外资本家垄断封锁,但这难不倒候德榜,出于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他发誓要创造出更先进的制碱技术,为中国人争光。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层层攻关,反复试验终于于1926年创造出了“候氏制碱法”,让那些封锁制碱技术的外国资本家瞠目结舌。候德榜的这个不畏艰难的创新故事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了学生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化学史及名人事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二、基础策略
    基础知识是人们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技巧的支撑点,是人类文化积淀的基础和起点,只有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远。一个化学基础知识不扎实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基础知识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就不可能有创新。所以在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教学。
三、环境策略
    环境策略就是教师要给学生以创新的条件、机遇和氛围。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固然离不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但如果不向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创新机遇,那么他们的创新能力就得不到发展与提高。因此,教学中要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创新氛围,积极营造学生大胆提问,充分展示自己的环境,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及时肯定、表扬,让学生有享受成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的兴趣、性格及能力差异,开展分层次教学,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不同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部拥有同等的参与发展的机会。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从而形成一种无拘无束、平等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
四、行为策略
    行为策略就是创新思维能力的直接培养。人的创新思维能力主要有思维的批判性、发散性、广阔性、灵活性等等。笔者主要通过下列途径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1、  结合化学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就是拒绝盲目从众,不人云我云,就是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教学中结合教材中的事例,深入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如初中化学中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创立“氧化说”,打破“燃素说”。但在拉瓦锡之前,舍勒和普利斯特利等化学家都发现了氧气,由于受“燃素说”的影响,盲目崇拜权威,缺乏怀疑批判精神,结果让真理从自己鼻子底下溜走了。而拉瓦锡不盲从,不迷信,敢于怀疑,勇于创新,通过科学实验和思维,提出了燃烧的“氧化说”,打破了“燃素说”,掀起了一场全面的“化学革命”。
    2、通过习题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及发散性。
    ①一题多解。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使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广阔性。当题型发生变化时,头脑中就会闪现多种思路,多种方法,从而自然对它们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出最佳解法,达到多中求巧,多中求快,多中求佳之目的。
    ②一题多变。一道题,我们只要改变设问角度、改变条件,就会变为一组题。题目变了,思考的角度也要变,思维方式、解题方法也就变了,但题目所涉及到的基本知识却不会变。通过一题多变的训练可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深刻性、广阔性,从而达到变中求活、变中求新、变中求巧,培养了学生思维的迁移能力。
    3、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①实验改进:化学实验一般要求装置简单、操作方便、节省药品、现象明显,而教材上的基础实验存在明显不足,并不是最佳方案。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对书上的实验进行科学合理的改进,使之更趋于完善。这样,若能持之以恒,学生就会对课本中的每一个实验进行思考、评判、改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初中化学教材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对尾气处理装置的改进。同学们经过认真讨论,大胆思考,想出了多种比课本更完善的方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创新欲望。
    ②实验设计: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目的,利用所学知识、技能,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确定所用仪器、药品、装置,并通过相互讨论,确定最佳方案。在整个实验设计过程中,学生思维活动异常活跃,创造潜力得到了开发,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4、其它途径。通过培养学生撰写化学小论文,写调查访问报告,化学魔术的创作,开展化学竞赛等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技术策略
  创新能力除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外最主要就是创新方法了。笛卡尔曾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因此,教学中不仅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现在的教育,知识的掌握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方法的手段。因此,教学不仅仅是授之以渔,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如: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一节结束时讲述:这一节我们采用的是实验、归纳总结得出定律,理论上加以解释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上还常采用理论假设,实验加以验证的方法,这是科学家最常用的两种科研方法。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各策略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动力、环境策略有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创新欲望,顽强的创新精神,基础、行为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技术策略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技巧,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多管齐下,那么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一定能得到不断提高。
 
 

浏览次数 版权所有: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2405030 传真: Email:xdkxjyyj@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