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首页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收录 杂志简介 期刊浏览 封面展示 招聘求职 文件下载 图库 
滚动公告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6237714  010-52405030
唯一投稿邮箱:xdkxjyyj@126.com
信箱:北京市西城区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供求信息
友情链接
 
中学生物教学应渗透生命教育
                                               中学生物教学应渗透生命教育
                                                       王自清   云南省师宗县
 摘要:目前,对生命教育的关注还不够。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应结合生物学科及学生特点,在教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关键词:中学生;生命教育;生物教学
近年来,青少年中呈现出漠视生命的现象频频发生,这给当代教育提出了挑战:必须重视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在我国还是一项较新课题。什么是生命教育呢?“生命教育就是在学生物质性生命的前提下,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1]生命教育是一种旨在帮助孩子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目的是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一代新人。
目前,我国正在推行教育制度改革,许多有识之士也多方呼吁把生命教育纳入教改的核心环节。福建省政协委员岳清华就曾在 “两会”上提交了有关提案,他认为老师和家长身体力行,和青少年平等交流,帮助他们形成涵盖生命体悟、内化价值理念、知、情、意、行的生命智慧。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应结合生物学科及学生特点,在教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一、生物教学为什么要渗透生命教育
1、生命教育是生物课程的教育价值取向
生命,人类存在的载体,创造万物的源泉。世界如果缺少了生命,将是一个残缺的世界,生命构成了世界存在的基础。教育如果缺少了生命,将不称其为教育,生命构成了教育存在的前提。人既是生命科学研究的主体,又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客体。生物学科的特点决定了生物课程是开展生命教育的良好载体。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发展生命是生物课程独特的教育价值取向所在。
2、生命教育是生物教材所体现的基本理念
初中生物学课程理念是面对全体初中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在初中生物学教材中,涉及许多与生命教育有关的内容:如动物、植物、人生命的由来;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增进健康防治疾病;生物与生存环境等,这些内容都与生命有关,而它们所涵盖的相关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是每一个学生、普通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3、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必须加强生命教育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不仅是一个人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学习知识、开启智慧、增强能力和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由于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往往比较肤浅,同时也是最容易发生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时期。据有关资料显示,每8个中学生中就有1个人的心理是亚健康的。为此,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使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种情况下,生物学教学亦要担负起自己应担的责任:生物学教学可以结合青少年学生青春期生理发育和心理变化的实际情况讲解有关人体的知识,使之认识、了解自我,解开人的生理现象之谜,并从心理方面作正确的引导,使他们顺利地度过青春期。
4、青少年中非正常死亡呈上升的趋势也促使我们必须加强生命教育
以往课堂过于关注生命存在的社会性价值,而在一定的意义上忽视了自然生命存在。有的学生,知识在增长,而知识增长的同时却伴随了情感的麻木和责任感的丧失,他们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产生怀疑。媒体中关于学生自杀或杀人的报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触目惊心。据研究资料表明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死于非命,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有40多名学生的班级。[2]中学生自杀的比例逐步上升,我国某权威部门最近一份对部分中学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10.71%的中学生表示当遭遇挫折时想到用结束生命的方式来解决,28.6%的中学生“偶尔有”或“经常有”自杀念头(比例高于国内其他报告),5.79%的中学生认为死亡是解决一切痛苦的办法。[3]据上海市儿科医院与上海教科院普教所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上海市8个区2500多名中小学生中,竟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其中自杀未遂者达到1.71%,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其中曾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人数也达到15.23%。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心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上,有专家指出,自杀成为青少年人群的头号死因。另外,青少年轻视他人生命、摧残生命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这些事实背后,固然有着方方面面的原因,但仅从生命角度而言,个体生命意识的缺失,说明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盲区,我们必须加强生命教育!我们必须重视中学生生命教育的开展,引导中学生珍视生命的价值,理解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健康的理念和人生态度。
二、生物教学中应怎样渗透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内容涉及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关怀等。那么,生物教学中应怎样渗透生命教育呢?我认为生物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融入生命教育:
1、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
生物学是认识生命的基础科学,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大量内容涉及生命方面的知识,生物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有机地融入生命教育。如讲到有关自然界中植物、动物、人的生命方面的知识时,教师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生命现象的神奇、生命机理的奥妙,认识到人的生命的高尚之所在,体验生命的真与美;讲到饮食与营养、运动卫生等知识,教师要融入倡导健康的生活,让学生学会爱惜生命;讲到生物繁殖的内容:如人的生殖,男性每次可以产生几亿个精子,这些精子在女性的阴道内争先恐后地通过子宫游向输卵管,在到达输卵管时只剩下数千个了,最后能够与卵细胞结合的只有一粒最健康、最强壮的精子,受精卵再到子宫内发育1O个月才出生。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最优秀的个体。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人,生命都应该得到珍惜。
2、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
生物教师不仅要期望学生尊重、爱惜生命,而且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感化学生。在生物学实验中,常常要利用动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如:观察植物细胞、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观察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昆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观察蚯蚓等。实验时,教师首先不能选择珍稀物种;其次,尽量不用动植物活体;即使不得不使用动植物活体来完成实验时,在实验中要保证不能伤害活体、实验之后要妥善处置实验材料,或把其放归自然。让学生知道,科学不能随随便便地牺牲一些生命来换取,每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平等的,容不得随意的践踏、蹂躏。并形成一种信念——尊重生命,爱惜生命。
3、在丰富的课外活动中融入生命教育
生物教学的课外活动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是丰富多彩的,也与生命息息相关。例如,在实验室或家中通过栽培植物、花卉,让学生认识植物的一生要经历新生命的诞生、发育成长、衰老、凋亡,并能正确对待这一自然规律;通过饲养小金鱼、小动物感受和欣赏生命鲜活、灵动的美,让学生能珍惜、善待自己周围别的生命;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近滇池及周边的湿地让学生感受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而环境反过来也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从中领会保护生存环境的重要性;组织学生走进斗南花卉交易市场、花卉种植基地,让学生享受徜徉花海之美、感受这些鲜活生命为人类带来的精神层次上的陶冶与提升。让他们自主发现生命之美、赞叹生命的神奇瑰丽,让他们真正从心底领会生命的价值。通过宣传画、手抄报、板报等形式做主题宣传,如艾滋病知识、传染病知识、禁毒知识、合理膳食等专题知识宣传,倡导学生守护生命、健康成长;通过一些演练如急救演练、预防传染病应急演练,让学生会应对突发伤害,学会自救和救人,学会爱惜自己的生命,同时也会爱惜别人的生命。
三、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几点思考
1、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时,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
生物教师要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生的价值、目的和意义,进而珍惜生命和人生,并能够尊重自己、他人、环境及自然,促进自我能力的充分发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郑崇珍认为,教育的目标有三个层次:最基础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中间目标是“增进发展生涯”,最高目标是“促进学生自我实现”。[4] 生物教师在教学前,就要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特点、学校所处的教育环境等,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要从哪里入手?教学要达到哪个层次?教师要心中有数。
2、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时,教师要考虑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在当今的社会教育背景下,教育越来越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使受教育者越来越缺乏人文关怀、价值关怀和意义关怀。整个教育过程中,往往是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对其机械地填充,学生的个性、情感、心灵被忽视。另外,中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生理发育逐步成熟,但心理发育相对滞后。在这个时期,中学生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如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交往需要与自卑闭锁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等。因此,生物教师应该针对生命教育的背景;每一年龄阶段青少年的实际;每个学生个体的心理机能和行为特点加以考虑,使自己的教学具有针对性,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时,作为教师必须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人文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还要求教师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人文素养。新课程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生物教师应该会尊重学生的人格,会关注个体差异,在师生的交流中,才能够体现生命的意义,共同得到发展。教育就是要尊重受教育者的生命个性,帮助他张扬生命个性美。生物教师作为生物教学的主体,如果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不关注学生的生命存在、不尊重生命,试想,这样的生命教育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吗?会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吗?心灵需要心灵的碰撞,道德需要道德的儒化,生物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专业修养,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不断更新观念,密切关注社会生活、关注学生,才能以其深厚的知识底蕴、丰厚的人文素养、高超的教学技能,自如地驾驭自己的教学。
进行生命教育,必需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来开展生命教育,应是人性化的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提升个体的生命质量为宗旨,服务于个体的生命成长和发展,关注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生是我们的未来,有了我们的呵护、关爱和教育,才能让他们“生如夏花之绚烂”。
 
参考文献
1.刘济良:生命教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8页。
2.李能国.生物课程的教育价值取向,中学生物教学,2007,12,8
3.洪奕宜林亚茗 刘中元 孙晓素.中学生自杀率升高,南方日报, 2008,1,21
4.郑崇珍.生命教育的目标与策略,上海教育科研, 2002,10
 
 
 

浏览次数 版权所有: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2405030 传真: Email:xdkxjyyj@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