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真实的课堂教学
刀院福 云南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欣喜地发现,很多课堂已远离浮华,逐步追求课堂回归本真,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已越来越成为众多课改实践者的共识!
“有效课堂”的提出,是对当下教育中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的一种反思和回应。有效的教学,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能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一种探究、合作、对话的课堂教学文化;更是一种教学的价值追求。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时下,创设教学情境似乎成了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成为连接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纽带,在激发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地情境中学习数学”。确实,创设有意义的数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但是现实课堂中,有些教师为情境而情境,画面花花绿绿,眼花潦乱,学生看半天,都没能发现主题。 例:有位教师上《平移与旋转》一课,设计的情境是游乐园众多的游乐项目。学生情绪高涨,气氛活跃。 师: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些什么? 生:我看到了小小世界、恐怖城、狮子山、冒险岛、旋转木马等等 师:你最喜欢什么项目?这个项目是怎样玩的? 生:我喜欢……它是…… …… 时间过去了5分多钟,学生始终没有发现平移和旋转。 其实,本课例只要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如:青蛙跳、高空弹射、缆车等(平移);旋转木马、大风车等(旋转)。而象恐怖城、童话世界都不必呈现。同时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活动,正确、恰当、及时地把学生引导到教学内容上来。要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行课也比较自然流畅,其有效性就显而易见了。
二、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
1、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关键在预设。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法指导;学习的空间与时间的安排。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由始至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是否有效,则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 例:学习的空间与时间:教学《第几》,在拓展部分。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操作材料:4根火柴和1支铅笔,请他们把这些材料摆一摆,使铅笔排在第二的位置上。 结果,等到交流反馈时,学生不仅仅摆出了老师预想中的情况:把它们排成一排,从左、右分别数过去, 铅笔处在第二的位置上;还有一位学生把这些材料摆成了两排,火柴为一排,铅笔在第二排。这是多么灵活的一种思维方式啊! 2、学习方式的有效性——关键在调控。 关注:探究、合作、对话的学习方式,不排斥接受学习,而是看是否适合。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显然, “不能单纯”并不表示完全不要。换句话说.适度的模 仿与记忆仍然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我们应该承认,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科学,有其特有的结构性特点,有些知识是统一规定的,而不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轻易找到答案的。如: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规定,四则运算顺序的规定,等等。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吸取更多的信息,达到更好的效果。
3、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关键在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汇报交流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但是现实课堂中,课堂教学热热闹闹的小组合作形式频繁出现,动不动就小组讨论,小组合作流于形式的较多。引领组内“潮流”、“唱主角”的往往总是那么几个学生,一些中等生和学困生常常是旁听者,来凑凑热闹。
三、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予以肯定、鼓励或指正的一种手段。教学评价通常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有效的教学评价,不光能促使学生以一种积极、高昂的情绪参与学习活动,还能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数学思考。
四、关注有效的学习情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情感,直接制约着学习的有效性。课堂中营造教学的和谐性,建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或反应,教师不应该忽视或者嘲笑,而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教师应尽量与每一位学生进行积极的个人交流,认真倾听和接受生一位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同时,师生双方情感的沟通和协调、互相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以自身积极情感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 当然,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非返古教学。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预设课堂教学过程以及实施课堂教学行为当中,多问自己一句“这样的活动有效吗?”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精彩,让我们的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只有我们不懈地追求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形成探究、合作、对话的数学课堂教学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