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首页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收录 杂志简介 期刊浏览 封面展示 招聘求职 文件下载 图库 
滚动公告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6237714  010-52405030
唯一投稿邮箱:xdkxjyyj@126.com
信箱:北京市西城区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供求信息
友情链接
 
启发学生用自由的心灵说话
                                                      启发学生用自由的心灵说话
 
张丽萍  贵州省
文意雷同浅露,行事呆板平淡是中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毛病。过去我们总是习惯地认为这是中学生平时不注重生活的积累、不注意观察生活的结果。这种只在学生单方面找原因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至少是不全面的。我们教师的某些习惯性做法、传统的观念,也束缚了学生心灵的抒发、阻碍着学生情感的奔涌,从而压抑着学生写作水平的正常发挥。
偏重于引导学生对外在事物的观察和客观描写而忽略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反省和抒写,只注重对生活的积累而轻视感情的积累是我们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一个主要偏差。
我校多数语文教师认为学生作文写得干瘪、缺乏个性,主要原因是学生观察生活不够,生活素材积累过少,而我认为并非如此。学生作文时,感到不熟悉所要写的对象的情况是很少的。上学期我在我所教的班级搞了一个调查,全班62个学生,对要记叙的对象缺乏了解的学生占最少数,仅11人,而对记叙对象熟悉的学生有37人,占最多数,可见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并不是妨碍学生写作的主要问题。
但有一种情况反映的很强烈,几乎一半的学生感到写作文没什么意思,缺乏记叙文写作所必需的激情。这种情况之所以产生,我想有两个主要原因,其一是我们没跟学生讲明,文章与自己的关系。学生不明白写任何事、任何人都要经过自己的感情熔铸,因此写作时,学生不能自觉地在文章中注入自己的感受、热情,似乎做着一件与自己内心感情毫不相干的事情。其二是学生不注意感情的积累,缺乏一个充盈的内心世界。写作过程,就是反映生活的过程,这中间体现了作者的心灵,作者不仅用眼睛看世界,而且更注意心灵对世界的感触。只有用自己的心,才能打动别人的心。只有先沉醉于自己的心,才能让读者的心沉醉。
然而,我们在教学中,对这方面重视太不够了。我们每周都让学生写观察日记,而这种观察日记只局限于对现实生活的记录和评价,几乎没有对自己内心生活的反省和探求。学生只记下了生活中看到的事件、人物和景物,而不知道记下当时的内心活动以及情绪的变化,也就是说,学生还没有自觉地意识到,除了要写外部世界的,还要写自己主观的内部世界。学生的“自我”意识还没有被唤醒。这就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所以我认为,现在学生迫切需要的不是观察外在生活。而是观察生活在自己心头唤起的感受。
束缚学生心灵的自由,给学生设置过多的情感禁区,是我们在记叙文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另一个重要偏差。
写好记叙文,不能没有一颗充实的心灵,而充实的心灵必须是自由的。所谓自由的心灵,也就是人的感情自由,这种自由感是一种快感。在这种感觉状态中,心意自由活动。想象力自由驰骋,各种心理束缚仿佛完全解除。学生只有在心理上达到这种境界,才能在自己琐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新的内容,产生新鲜的富有个性的感受。
但学生达到这种境界是很不容易的,正如莫泊桑所说:“人们在面对一个事物的时候,首先总是想到前人关于事物的现成观念,而对于前人没有说过的往往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凡是前人没有表现过的感觉、情绪、思想,即使在学生心灵中非常活跃、非常有特点。他们也不可能明确的感知或者说没有勇气和胆识来感知,更不用说表达了。
因此,我们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启发学生表达前人没有表现过的感觉、情绪和思想,培养学生感知新情绪、新思想、新感觉的勇气和胆识。然而,目前我们很多语文教师还没有真正而彻底地意识到这一责任。我们的某些做法无意识地束缚着学生的感情自由,妨碍着学生新情绪、新思想的产生。不顾学生思想水平的盲目高尚化的要求便是一个显著的例子。一些语文教师总是习惯地引导学生不断深华主题,似乎主题越高尚、越激进就越好。这种单向的引导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心理定势,使学生在作文时习惯地拔高主题,从而妨碍了感情上的自由,在这种心理定势的作用下,学生很难产生富有个性的思想情感。
如果一个人的感情是自由的、灵活的,那么它一定是缤纷多彩、变幻无穷的。想让学生的心灵活起来,感情自由起来,就必须承认和允许感情的多色彩。
当然,学生在作文中,肯定会流露出一些不健康、不成熟的想法和一些不十分纯洁的情绪。对此,我认为教师首先应当肯定他们、鼓励他们。因为他们毕竟说了真话,没有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隐藏起来。从这一点上正表现了他们的坦率和诚实以及对教师的信任,然而针对学生流露的不健康情绪,平心静气地,满腔热忱地同他们交换意见,用讨论的方式向学生讲道理,帮助他们重新认识、重新思考、重新体会,但决不能急于求成,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思想感情的转变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甚至是漫长的时间。
如果我们不这样做,而是采取“堵”、“塞”、“压”的方法,一味地批评、教训,那么肯定会无济于事,甚至会给学生造成逆反心理,使他们更加坚持自己的错误,继续发展自己的不健康的感情。长此以往,学生就不敢在作文中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或者不屑于让教师知道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不仅不利于我们了解学生,有的放矢方式地教育学生,而且还会使他们的作文失去可贵的“真情实感”,只能写些平淡无味、缺乏个性特征的“大路货”。
中学生正开始思考人生,我们应该允许他们有一个自由思考、自由摸索的广阔天地,对于其中的幼稚和偏差,只要我们善于引导,那么学生一定能学会鉴别,逐渐成熟起来。这样学生的感情才能自由奔涌,从而体验到写作的快感。
 
 

浏览次数 版权所有: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2405030 传真: Email:xdkxjyyj@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