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首页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收录 杂志简介 期刊浏览 封面展示 招聘求职 文件下载 图库 
滚动公告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6237714  010-52405030
唯一投稿邮箱:xdkxjyyj@126.com
信箱:北京市西城区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供求信息
友情链接
 
高中生物导学案设计初探
                                                 高中生物导学案设计初探
                                                                李欧   云南省
一 实践经历
学案教学具有探究性、针对性、实践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以学定教,教学合一”的教学思想,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学生探究为途径,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依据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导学者。在进行导学案设计时,不但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而且要有利于引导学生“会学、会用”,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 导学案设计的基本框架
总体上看,导学案设计应以课堂为中心,并注意向课前、课后作好两个“延伸”,即要具备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作业三大主体部分。
1. 课前预习
 
对课前预习进行恰当的设计,实现学生课前先行探究的自主学习。课前预习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由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制定或者是拟定一个示例,其余部分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自己归纳出来。二是预习自测,这部分内容要指向学习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设置问题。预习自测题可用多种形式呈现,如选择、填空、连线、思考等,不管采用哪一种形式,都需要注意:题目要有基础性,学生通过预习教材即可顺利完成;问题必须能引发学生的思考,避免简单的没有思维含量的挖空式练习;题目的设置要根据内容特点灵活多变,避免一成不变,显得死气沉沉;课前预习要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机智等等。
2. 课堂探究
课堂探究是导学案的核心,是学案教学的重头戏,是诱导学生学习的关键部分,也是最能体现教师教学经验、水平的一部分。这一部分需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问题情境,以便教师组织开展问题探究活动。设计问题情境时,必须突出重点。在主干知识部分组织学生深入思考,积极讨论,避免面面俱到、分散重点;必须联系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问题情境使其感受知识的实践价值。
 
另外,在设置问题情境时,要注意灵活多样,避免程式化。严格按步骤进行的学案往往使课堂教学走入程式化的沉闷氛围中,使师生像在共同完成一道道作业题,而不是在张扬生命的活力。
 
课堂探究的目的是为了升华经验,化为知识,所以,总结反思也应该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总结反思可以是问题情境后的知识总结,包括图表、公式、小思考题等形式的知识总结;也可以是问题情境中的适度“空白”,它是留给学生自主拓展、思考的空间,使学生在讨论总结后及时将思维火花放大,巩固成果。要设计好适度“空白”这个内容,需要教师深入挖掘问题情境的内涵和外延。
 
3.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除了可以题目的形式呈现外,还可以课后探究、撰写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呈现。若用题目呈现,要注意题目的拓展和巩固功能,并要注意适当考查规律、方法,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迁移。课后作业后面还可以适当补充作为问题探究活动的知识或情境拓展,但拓展要注意时效性、真实性和科学性。
 
三. 导学案设计的常见误区
 
1 .将练习题等同于学案
 
有的老师在编制导学案时体现不出问题探究这一特点,只是将不同层次的习题组织到一起,将学案等同于练习题,这是对导学案设计的误解。进行一定的巩固练习是必要的,但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枝”而非“干”,导学案的核心和重点应该放在对课堂上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的设计上,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阅读、观察、对比、讨论、思考、整理、归纳等学习和思维活动才具有高效性。
2. 将导学案编的像浓缩的教材
有的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将重点放在了归纳和罗列知识要点、分析和阐述重点、难点上,这种导学案,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以知识为线索的知识提纲,很像是对教材的浓缩。有的教师在使用这种导学案时,甚至丢开教材,依照导学案去开展教学活动,就好比是把一篇美文拆解成“字词知识、段落大意、语言特点、写作背景”,把一个科学现象拆解为“概念、原理、方法技巧,……”,变成了一个七零八落的知识拼盘。
3. 将知识补充材料等同于学案
新课标教材把部分知识、原理等巧妙地融入到了教材图解、问题探究、旁栏思考、课后思维拓展、探究实验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教师为了能把教材中隐含的知识都挖掘出来,编制导学案时,把每一个知识点都作了详细剖析,甚至还作了拓展延伸。
 
四.设计导学案应注意的问题
 
1. 设计要符合学科特点
 
符合学科特点是导学案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教学规律,有些学科以抽象思维为主,有些学科则贴近生活,以形象思维为主。适用性强的导学案一定是符合学科特点的导学案。
 
2. 内容设置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内容设置上,导学案应注意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2],循序渐进地组织学生学习。课前预习要基础,且能诱思激趣,通过引导初始探究形成对知识表象的把握;课堂探究要把握要点,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质疑和反思,进行深度探究,把握事物本质,突破重难点;课后作业要分层次,且要利用学生自主反思,构建清晰脉络,便于巩固知识。
 
3.问题设置应具有开放性
 
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因此导学案的设计要有开放性。设计内容要向生活开放,要注意加强与学生的知识世界、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的联系,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2]。新课程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形成,更应该关注学生智慧的形成和情感体验。导学案程式化将会直接导致课堂的程式化,使教与学变得沉闷,因此,学案的开放性还担负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
 
 

浏览次数 版权所有: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2405030 传真: Email:xdkxjyyj@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