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首页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收录 杂志简介 期刊浏览 封面展示 招聘求职 文件下载 图库 
滚动公告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6237714  010-52405030
唯一投稿邮箱:xdkxjyyj@126.com
信箱:北京市西城区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供求信息
友情链接
 
如何在高中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在高中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沈家滨  广西
【摘要】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数学素质将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数学作为训练思维的体操,对培养学生以创新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创新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学生的创新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则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  创新能力   发散思维
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数学素质将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数学作为训练思维的体操,对培养学生以创新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创新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学生的创新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则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和工作经历,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是前提
为了适应教育创新的需求,教师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教师的知识越是丰富,知识结构越完善,越能洞察发现新问题,越能通过创造力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教育创新要求教师拥有多方面的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及时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并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服务。因此,教师要学会学习,不断吸收新的有用的知识,拓展教育视野,以满足教育创新的要求。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良好的问题情境设计,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期待感,形成对问题探究的强烈热情,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条件。为此,教师先要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教育氛围。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从认识论意义上看,知识总是情境化的,而且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念化更加重要,因此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饱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因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的学习动机,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运用开放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满堂灌,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它的典型特征是:封闭,封闭的课堂,封闭的教学,这些导致了学生思维发展的停滞、创新能力的扼杀,毫无疑问,这种教学方法是不符合时代的教育理念。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的一个过程,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对概念、结论、公式的记忆和简单的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虽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还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但更多要注意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高中数学课程在教育理念、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各方面都对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应该根据高中数学课程的特点,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法。
从封闭走向开放,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开放的课堂教学满足了新时代对社会人才的需求,它需要充分利用开放社会中的课程资源,采用全新的教学策略。封闭的课堂教学中,教科书是唯一的教学内容,而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教材只是传播知识的一种媒介。既然我们有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和利用。教学课堂向课前开放,上课前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收集信息,预习新课,课堂上师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讨论,是课堂成为真正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场所。课堂向课后开放,提倡学生把问题带出课堂,带向生活。课后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习题,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发散思维,通过不同的途径解决问题,然后大家一起展开讨论,集思广益,互相学习进步。
4、加强发散思维训练,拓宽学生的视野
(1)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手段。首先,发散性思维是变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有代表性问题的解决,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学习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调动一切做题手段,从各个侧面论证同一命题的真实性。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知道哪种方法最巧妙最好用,最具有灵活性;哪种方法呆板繁琐,具有思维局限性。教师要通过一题多解的分析训练,让学生在普遍性中寻求规律性,融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于一体,优化解题方法、拓宽解题思路的深度和广度。
(2)一题多变,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技巧。发散性思维又是流畅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些问题表面看起来一般内涵却十分丰富,是值得挖掘和探讨的问题。教师要通过精心策划、设计、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研讨的过程中来。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发散性思维,启发学生从纵向、横向多方面去考虑问题,让学生在一题多变中开阔思路、举一反三,通过对变化的问题的解决,充分消化吸收知识点。
(3)非常规解法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重要训练方法。发散性思维更具有独特性。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对一些构思巧妙、条件隐蔽的问题的解决,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熟练掌握常规解法的同时,引导他们发现那些隐蔽条件,探索解题的新思路。如,数形结合法、构造法、代换法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贵在精心设计,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求新、求异的境界,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创造欲望,就能让学生尝到发现、创造和成功后的喜悦。
(4)改编例题、习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在思维内容上具有流畅性、变通性、深刻性;在思维方向上具有逆向性、横向性和多向性。所以,发散思维对推广问题、引申知识等方面具有积极开拓作用。对于例题、习题,通过改变条件,作为发散思维的习题,一方面可以提高数学问题的层次,另一方面又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层次,具有一石二鸟的作用。
总之,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老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素质,有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寻找传统与创新的结合点,努力探索并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从课堂内外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浏览次数 版权所有: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2405030 传真: Email:xdkxjyyj@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