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晏瑞波 云南省
[内容摘要]要想可持续推进高中地理教学,切实使广大高中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与技能,须首先让学生明白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作为教师也必须弄清楚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科学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充分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方能使地理教学取得实效。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思考
高中地理教学大纲指出:高中地理的教学目的,是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实践表明,高中地理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培养学生认知、判断、分析等能力与素质方面,与其它学科相比具有独特优势。对此作为地理教师,必须在不断深挖教材内涵、明晓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处不同方位的基础上,通过自己持之以恒的学习,丰富自己的地理知识储备,才能使地理教学水平与质量得到可持续推进。
一、地理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一)地理教学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在国际主义教育方面也有着积极作用。地理教学能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方面向学生描绘出伟大祖国多姿多彩的面貌;能从工业、农业、交通、城市建设诸方面向学生展示日新月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通过对上述知识的讲解,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其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进而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认真读书。同时通过对世界地理知识的讲解,能使学生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概况,有助于培养他们热爱世界人民的友好情感,使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二)地理教学在对高中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方面显示出独特作用,是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教育的重要手段。如教材中提到,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2.7%,位居世界第120位;水资源世界第六,人均量仅居世界84位等。看清了我国的国情后,学生们就能理解我国“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增长”、“珍惜每一寸土地”等一系列国策的制定依据及原因,有利于学生将来自觉地执行基本国策。此外,地理教材中的乡土地理是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教育的重要手段。即学生们通过对自己家乡人口、地形、资源、气候、工农业、交通、商业、旅游业等知识的学习,就能使其知道自己家乡的可爱,由此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火热激情。
(三)作为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地理在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方面能够起到良好的功效。如在讲解热带雨林带时,可分析这里的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使得植物在这一条件下生长得高大、茂密、种类众多。如此植物条件下,又使这里的动物种类繁多,使这里水分蒸腾明显,湿度大,降水多。因此,自然带中的各个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普遍联系的。通过这些教育,就能使学生在看待事物时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去思考、去处理。又如讲到我国著名的沙洲——毛乌素沙漠,人们通过多年的植树造林,使大地披上了绿装,荒漠得到治理。由此可使学生知晓:主观须符合客观,同时主观也能改造客观。
(四)地理教学在对学生劳动技能、智能素质、审美素质培养方面,也占有突出的位置。农业上的春种、夏管、秋收、冬藏等离不开地理知识;工业上的建厂、购销、信息、排污等离不开地理知识;交通筑路、航空航海、居家旅游等离不开地理知识。通过给学生这方面知识的讲解,能够使学生重视劳动技能的培养。同时,地理教学对学生智能素质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教材中讲到洋流的分布规律,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城市、人口的分布规律,工业的分布规律等,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空间思维,对开发学生智能十分有益。同时地理教学以其特有的素材、教法等陶冶学生情操,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五)地理教学还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思想的培养。如中印两国都是从落后的农业国起步的,印度走资本主义道路,我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然而几十年过去,两国情况如何?农业方面,虽然印度耕地面积是我国的1.6倍,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但粮食平均亩产不到我国的一半;工业方面,到1998年我国的钢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是印度的4倍;人口控制方面,印度国策失误,人口出生率居高不下,预计本世纪中期将超过中国,位居世界第一等。通过对比分析,就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地理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教师应不断深化自身起主导作用的意识。一是要有教书育人的意识。地理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和发展,因此教师在熟悉课本内容的同时,更要善于学习新知识,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二是要有和其它学科教师配合的意识。地理知识覆盖面广泛,几乎覆盖了各学科的知识,地理教师既要学习这些知识,又要和其它学科教师密切配合,把知识点连接起来。三是要有以人为本的教育意识。每个学生的特长、爱好、智力等是有差异的,不能用单一的模式去培养,应当因材施教,使他们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发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是要有创新意识。当今时代,只有创新才能发展。要给学生质疑的权利,而且还要培养、引导这种意识,鼓励他们敢于探讨学问,逐步成长为创造性人才。
(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要求教师练好教学基本功。教师素质不仅指业务能力,还包括政治、品德和人文素质。同时能否让一些有利因素变成引导学生的强大动力,还要看教师是否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地理基础知识、教学艺术和个人品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方面,要运用课堂教学传播知识、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技术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以自己高尚的品德、情操、言行和奉献精神去影响学生,使学生由“亲其师”到“信其道”。应该说,教师教学的基本功是多方面的,但语言表达和板书却是基本中的基本。很难想象, 课堂上教师口齿不清、主次不分、逻辑混乱的讲课,能对学生有多大帮助;同样板书也是教学中表达教师意图的重要环节,除了字迹规范、条理清晰外,表格、图示的准确与美观往往也能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
三、地理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最终落脚点应该是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自我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固有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环境问题,学会学习地理知识,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目前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手势法。如用左右手手势来表示南北半球物体水平运动的偏向规律、气旋和反气旋水平气流和中心垂直气流的运动规律等;口诀法。如用“高高低低”四字口诀来判断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的凹凸形状与高低气压的分布,用此判断南北半球等温线的弯曲形状与气温高低的关系等;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多指导学生看图、识图、绘图、用图,并尽可能使地理知识图象化,做到化文为图、图文结合;数理结合法。即运用数学和物理学的方法定性或定量地分析地理现象和规律;实地考察法,即到野外实地观察课本上所讲授的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等。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现代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与课堂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努力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是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大脑皮层活动处于最大程度的兴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被激发,思维的火花才能被点燃。为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对学生施以情感诱导,给予必要的关怀、勉励、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积极“表演”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三、地理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一)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有的学生之所以讨厌地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感到地理枯燥无味,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所造成的。教师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只是在上面单一讲念,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然后让学生去背、去记。这种相当落后的教学方法,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管教师的课讲得如何好,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思维关闭着,其它的一切是很难注入到学生的心坎的。因此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地理课堂“搞活”,使学生感到地理课堂新鲜有趣。同时,要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导而勿牵”的教学法原理,发展学生的智力。也即多鼓励学生,多进行启示,不要使他们受压抑。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的不同,灵活安排,力求做到每堂课的方法有所不同。这样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地理教学内容,提高了地理教学水平。
(二)联系实际让学生自发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生活走向地理,从地理走向社会”、“让学生获得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其体现了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地理规律,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源于生活,对生活有用。当然,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教学,也为学生发现、探索地理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增强学习乐趣。学生感受到地理有用而有趣,就可以极大地激发深入探究的欲望。如在学习“地球的地理意义(二)”时,不妨先让学生回忆如下生活事件:一年四季白天长短变化情况,一年四季自己的影子长短及方向变化情况等,然后再请学生思考引起这种变化的成因是什么,就能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小事件中获得地理知识。又如讲到“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时,让生活在中心城区、集镇所在地、行政村所在地、规模很小又偏僻的自然村的学生,分别介绍他们居住地的商店规模、数量、商品种类、最常用的购物方式、购物品种等,就可以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事例中引申相关的商业类型,总之只有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