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探索
张子盛 云南省
教学有效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思考并在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涉及的因素很多,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生物新课程标准,我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应改变观念
新课程改革把教师地位确立为教学主导,是对教师的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无错误地传授知识和解除疑惑了,而且必须有智慧地创造性地让学生获得知识,体验学习,学会学习,从而达到终身学习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备好课。
备课的基本原则是遵循新课标,活化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定不同层次的目标,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方法,如讨论法、自学辅导法、探究法等百花齐放。这些教学方法都是广大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和总结出来的,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均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我在“不同生长素浓度对插条生根的影响”的教学中,采用探究式试验教学,课前准备好生长素类似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配置好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并盛装在不同的塑料瓶中。把全班同学分成了八个小组,每组自行去采集用于扦插的枝条。此试验过程就在教室完成,学生每天都在观察身边的枝条生根的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试验结束后我们将每个小组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得出最终的结果。最后带领学生将已经生根的枝条种植在了校园里。通过动手实验亲身体会科学实验的证明过程,领悟科学研究方法,并尝试自行设计实验;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树立了保护和美化环境的意识。
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1.优化教学目标。要牢固确立三维目标的意识,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并准确地加以描述,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2.优化教学手段。教师除了采用讲授、对学生提问、教具演示等方法外,还可以在课堂上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网络、投影仪、制作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生物结构和生物现象的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它除了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视听冲击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现微观的客观事物和各种生物现象,为学生提供大量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但多媒体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合理使用,不要盲目地、不加选择地使用多媒体。
四、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
老师要使自己与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和谐的、民主的关系,老师要成为引导学生成为寻求知识、吸收知识、运用知识的“向导”和“组织者”,成为深刻理解学生观点、想法和情感特征的“知音”。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实现这个目标。
1、投入感情,真诚和平等的对待学生。
常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若喜爱一个教师,对他所任教的课程就会感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把握这个特点,对学生多进行感情投资,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摆出教师的姿态,要让自己多融入学生之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做到喜爱自己的学生,欣赏自己的学生,让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真实,感情的真挚,这样学生自然也就喜欢学习生物了。
2、改善教学用语
很多老师上课的语言非常严肃认真,要求学生正襟危坐。老师说话一板一眼,学生回答问题也是一板一眼,这种看似很规范的课堂,其实效率并不高。因为这样做学生累,老师也累。我们为什么喜欢《百家讲坛》,就是因为那些讲授者们不管是在讲历史还是讲文化,都没有用非常刻板的语言,而是用一些非常轻松诙谐的语言来表达严肃或严谨的观点。这样观众听着不累,讲述者也可以非常灵活。
我认为,我们老师在课堂用语上,不妨可以使用一些灵活的语言,甚至可以是一些时下流行的网络用语。这样学生在听课的时候会有新鲜感,他们不会觉得课堂是枯燥的,知识是枯燥的,而是生动有趣的。老师这样说话,他们反而会觉得老师和他们靠得很近。这样,很多东西学生也会乐于接受。
当然,一些新的词语不能滥用,不然学生在回答问题也随意使用,那就得不偿失了。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要有一个尺度,该严肃认真的时候不能含糊,但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为什么不“可爱”一点呢?
总之,任何一次教育改革的成功,都需要一个探索过程,需要教师们不断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用心教学,只要我们真心的喜欢这个职业,真心的喜欢学生,坚持不懈地努力实践,相信我们可以使自己的课堂成为高效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