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拙见
陈启群 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
教学几十年,一直对文言文教学存在一些困惑:教师只向学生讲解翻译和文言知识,学生只管记忆翻译和背诵,缺少互动,没有激情。而这种文言文教学模式既不能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也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文言文毕竟是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和继承这份宝贵遗产和财富,是我们现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无论是以前的和现在的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所占比重都是相当多的,这说明了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正因如此,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它的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现代文,可是有收效甚微,从而使文言文学习和教学倍受关注。
要改变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怕教学生怕学的现象,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我认为,必须重新审视问题所在,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去实践。抓住事物的根本本质,强化规律性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预想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文言文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文言文的作用十分广泛,大至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文言文是我们家家户户每年春节写对联时必须要有的知识,如果没有扎实的文言文知识,不要说写对联就是拿一副对联在你的眼前也看不懂。其次、阅读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如果没有文言文知识,那也是很难读懂的。还有古诗词学习。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古诗词的学习,这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初中语文学科中,古诗词的比例正在加大,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养成良好文学素养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古诗词教学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学素材,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古诗文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在学诗的同时,还可以学到很多有关历史、地理及文化方面的各类知识能够终生收益无穷。
二、注重导入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我们的课文每一篇都有它的历史渊源与来历,我们学习这些课文就是为了继承与发扬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这些文章有的是讲一个故事的,有的是描写人物的,有的是写景的。在课前的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尽快投入学习的氛围中,抓住课文相关的内容,进行课前的导入教学是关键点。有的文章的主人公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学生对这些人物的一些故事已有所了解,我们可以围绕这些主人公设计导语。例《木兰诗》导语设计:大家心目中的木兰是个战场上的英雄。威风凛凛、英姿飒爽的这样一个形象。乐府诗集中的长篇叙事诗《木兰诗》,用凝练而简洁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木兰的形象,今天我们来学习《木兰诗》,看看我们感受到的木兰的形象和诗中的形象有什么差距 。“下面就让我们学习《木兰诗》,来分析一下千百年来花木兰为什么会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通过提出疑问,就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带这问题去探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起课文来教师放开教,只做适当的点拔就不易累,学生学得认真与投入就变得相对容易了。从而看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的道理。
三、注重学习方法,加强文言文的理解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是学习成功的必经之路,与小学生相比, 初中生的学习方法显得更加多样和复杂,学习内容的变化要求 初中生做到: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以免造成学习上的忙乱。 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学会记听课笔记。 随着学习内容的扩大加深,要求学生能够学会独立思考,对学习材料进行逻辑加工,做到学得活、记得牢、用得上。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原则是“准”、“达”、“雅”。所谓“准”,就是指译文的准确无误,不误解,不漏译,不增译。所谓“达”,就是指译文的顺畅,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和习惯。所谓“雅”,就是指译文的优美自然,符合原文 语言特色,文笔优美、生动,富于表现力。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
四、注重诵读,加强文言词的巩固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意思是说反复朗读既能巩固文言词意又能领会文章的旨意,强调了读的作用及其重要意义。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古人常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我觉得文言文学习的经验就是大量的诵读(朗读和背诵)。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没有文言语感,文字生疏,也没有停顿断句常识。要学好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读”摆在首位,在教学中要突出朗读教学。知识经济时代虽然我们并不提倡“吟唱”,但“书读百遍”(诵读)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实践的主体,因此,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培养兴趣、注重导入、讲究方法、培养诵读等教学,就能让学生消除对文言文的“恐惧”,提高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文言文阅读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