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政治课堂洋溢生活的阳光
赖凤香 福建省龙岩
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课文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同学们认识和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尤其是教材内容在编排上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即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去实施,才能做到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呢?本人结合自己近年来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用生活事例丰富课堂组织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和探究。
教学实践表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特征采取用生活事例丰富课堂组织形式,不但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例如:每周一的升旗仪式都是对学生的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这是每个学校每周必不可少的活动,我校也不例外。我校在升旗仪式结束后还有一项常规内容,请上周值周领导总结上周工作。值周领导向全校师生公布上一周每个年级每个班级的综合评测成绩,及获得流动红旗的班级,获得表扬的班级情况。(我校综合测评共分三项,分别为出勤、清洁和纪律,实行评分制,每一天的满分10分,具体扣分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星期二的思想品德课正好讲到九年级《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本课课标的具体要求是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与利益。
班级的测评成绩与班上的每位同学息息相关,而班级的荣誉也会让班上的每位同学感到骄傲,要想让班级有一个好的测评成绩需要每位同学的共同努力,也只有每位同学都关心班集体的荣誉不让班级被扣分,班级的测评成绩才会提高。让每周都有的测评成绩这样的生活事例成为课堂教学的素材可以更大的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
上课前,我要求科代表将上星期九年级三个班的测评总成绩抄于黑板上,这节课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了全程由学生讨论、发言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及时给予引导,在学生发言前给学生出示了三组关键词:一、团结和困难。二、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三、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而后又将这三组关键词变成了三个问题呈现给学生:一、团结和困难的关系是什么?二、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是什么?三、如何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整节课都以这次的班级测评成绩展开讨论,并围绕着这三组关键词和这三个问题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个班最终的落脚点是让学生说出如何改变我们班这种测评成绩年级最低,班级散、乱、差的现状。全班同学集思广益想办法,最后以作业的方式要求每位学生为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和利益献计献策,每人至少写三条。并要求经常给班级造成扣分的几位同学写一份关心班集体的宣言。
这节课将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带入了课堂教学,总体感觉是调动了学生自主地参与讨论,在讨论自己班级的问题时有话可说,说自己的事情总比举事例来得生动、实际。学生通过探究,深切地感受到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用生活 事例丰富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新课程改革后的思想品德课不是空理论而是一门实用的学科。
二、用生活事例创设教学情景,丰富教学活动,内化学生的行为。
思想品德新课程基于事例,基于生活,基于问题,适宜开展活动教学。美国教育界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启发我们: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从生活事例中进行学习,通过用生活事例创设教学情景,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多听、多说、多看、多做、多演、多想,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教学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时,课前我让学生观察学校学生放学时涌出校门的情景。上课时,我让学生描述放学时各年级学生涌出校 门时的情景,然后再看多媒体投影:重庆火车站、汽车上、商场人多拥挤的情景,并说一说这些情景给你的感受。学生从学校放学等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到人多,从而感受到中国人口众多。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起来了,我紧接着投影2013年底中国的人口总数材料,投影新生儿图片和2013年新出生的人口数1647万人,请学生计算每一秒,每一天会出生多少人。通过计算,学生感受到新增人口多。在后面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投影文字材料、图片、对比表、精选的小品《超生游击队》视频、《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内容,学生通过比、查、看、听、想、找、说等活动,学习和了解了目前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以及在目前条件下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及其目的、具体要求和好处。最后让学生打快板,歌颂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千秋万代的大事。这一节课,我巧用教材内容创设情景,在人性化的教育氛围中,让学生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的认知有展现的过程,情感有渲染的过程,行为实践有亲自体验的过程。学生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自己总结出知识,特别可信,而且容易记住。让学生在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中获得感性认识,同时,这种认识又能在日常生活的真实情景中得到巩固、深化,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还有,我在八年级上册《礼貌显魅力》教学中,设置了两个直观的生活情景,一是在公共汽车上,一位中学生坐在“老弱残疾专座”上,旁边站着一位老人。二是一学生拿着一份调查问卷表向一位老人做调查:老头,填个调查表好吗?老人头也不回地走了。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感受,得出了礼貌待人就能得到他人的接纳,对人不礼貌,就会得到他人的厌恶,就会伤害他人,礼貌能帮助我们成功,使学生体验到了礼仪的重要性。
再比如:在学习《我爱我家》一课时,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设计了这样一些教学环节。活动一:比一比看谁知道的多?(父母的生日和属相、爱好兴趣、喜欢吃的菜、上班所需时间、父母最担心的事等一系列内容);活动二:说一说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都为你做了些什么?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有些学生能说出一部分内容,有些学生说得很平淡,在此时播放Flash动画歌曲《母亲》,用生动形象的视听作品来感染、教育学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在情境中加深对感恩的理解,以此总结父母的优点,达到比泛泛说教好得多的教学效果。活动三:生活体验:播放公益广告片《洗脚》,让学生谈自己给父母洗脚后的感受。生动的画面,真实的材料,使学生如临其境,形成直觉的情感体验,从情感上受到感染和启发,从而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准则。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谈给父母洗脚的感受,叙述得很真实,也很感人,给那些没有给父母洗过脚的同学上了生动的一课,比老师说教的效果好得多。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既避免了思品课过去单调枯燥的理论说教,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课堂实践,我感悟到:生动直观、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学生的欢迎。 三、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事例中去发现、体验和感悟。
活动性是品德课程的基本特征,教师要努力创设适宜活动的环境和条件,组织开展活动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去体验、感悟、发现、探究,从而获得认识、情感和行为各方面的发展。如在教学《消费者权益》一课时,老师事先安排好学生做好课前调查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同学们走进超市,有的购买学习用品,有的购买生活日用品,有的购买蔬菜等等。在课堂上,同学们将自己购物的经历和经验进行交流和分享。有的同学说,我在购物时注意到尽量购经济适用的物品,有的同学还介绍了购物时还要注意食品的营养。当老师提问到:购物时还要注意什么?“安全”——不购“三无产品”。师紧接着问:“什么叫‘三无产品’?”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无产品名称及生产厂家的厂名和厂址,无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的,无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的就是‘三无产品’。”同学们通过走进超市,把教学内容和要求融进了实践活动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在品德教学中,课堂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学生喜欢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参与欲,让学生真实体验,回到自然生活,让政治课堂洋溢生活的阳光,让学生真正感觉学习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