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首页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收录 杂志简介 期刊浏览 封面展示 招聘求职 文件下载 图库 
滚动公告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6237714  010-52405030
唯一投稿邮箱:xdkxjyyj@126.com
信箱:北京市西城区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供求信息
友情链接
 
历史高效课堂之我见

                   历史高效课堂之我见

                      吴荣英  福建省龙岩

摘要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在这个双边活动中,包含师生的交流。当师生相互了解,与学生建立起一种亲密融洽的关系时,学生就会把你当作朋友,把你传授的知识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及时予以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在课下也要多和学生接触和交流,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无话不谈的朋友,爱屋及乌,历史老师的课不再刻板,而是有滋有味,有利于高效课堂的达成。亲其师,信其道,是有道理的。

关键词:高效  准备 “导学案”课堂管理 灵活机智  学习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 在我们的教学中,同样的努力,同样的付出,但老师们的教学效果却不尽相同。究其原因,我认为关键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就具体的初中历史课来说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让历史课堂焕发生命与活力?本人粗浅地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创造高效课堂,首先应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我们不能由于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在备课时必须多下功夫,熟练把握教情和学学生实情,注意教学中的取舍,努力减少无效劳动,做到“四个到位”:精心备教材到位,准确了解学生到位,预设课堂到位,课后反思到位。备教材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研读教学大纲,知道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该达到怎样的程度,不是课本上所列举的知识都要求学生掌握,也不是每个知识点都要求学生熟记熟背。教学中发现很多教师总是把课本里的点点滴滴琐碎知识点都让学生掌握,生怕遗漏了某一知识点,生怕在考试中漏掉了某一个知识点,试问类似这样的上课还能高效吗?这也只能说是为了考试而教学了。准确了解学生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关键,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才能达到学有所获的目的。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因此学生在课堂中有可能出现的一些做法和想法都是教师所要面对的,那么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就非常必要。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机智,一方面还需要教师对课堂要有“超前”的预设能力,特别是学生掌握知识能力的预设,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才不会浪费教学时间。做好课后反思,更要备“课后课”,发现问题,就要想一下: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有没有必然的规律,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分析一下,记下来,不管是什么情况,就像拍照片一样。积累多了之后,再来集中总结。这样通过课堂反思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一节完整的课才算备好,也才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结合“导学案”  实现教学相长
很多学校在推行“导学案”,虽然对这一方法老师们褒贬不一,在我看来,若能将其合理地利用起来,对于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还是有很大帮助的。传统教学使学生在课前对教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上课只能被动的学习,而“导学案”的使用指导学生学习。我通常提前两天将导学案发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借助“导学案”进行有目的预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理清知识线索,并尝试用掌握的知识解答“导学案”中所提出的问题,通过预习,有利于学生带着疑难问题去听课,减少盲目性,增强听课的效果,而且经过预习,对课本有了一些了解,在课堂上就有更多的时间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思考和消化。同时,教师通过批改“导学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及时调整备课方案,结合学生的“质疑问难”展开教学,对于大部分学生通过预习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少讲或者不讲,或者让学生自己讲。而对于较难的问题,学生错误比较多的问题则精讲,重点去讲,或在导学案中设计探究题,让学生在互助探究的过程这中去比较、掌握、落实、深入。真正做到“教”为“学”服务,教学相长,循序渐进地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
总而言之,课前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开端,预习这个头开好了,就能为课堂教学搭好桥铺好路,大大提高课堂效益。
三 、创造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高效的氛围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桥梁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在这个双边活动中,包含师生的交流。当师生相互了解,与学生建立起一种亲密融洽的关系时,学生就会把你当作朋友,把你传授的知识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及时予以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在课下也要多和学生接触和交流,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无话不谈的朋友,爱屋及乌,历史老师的课不再刻板,而是有滋有味,有利于高效课堂的达成。亲其师,信其道,是有道理的。
教师还要经常听取学生对于本学科学习的建议,也要尽可能尊重学生意愿选取合适地学习方式。教师更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不挖苦讽刺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要以真诚的眼光关注学生,亲切的语气教导学生,信任的心态引导学生。营造融洽、和谐、高效的氛围。
四、有效借助多媒体省时增效。
现在学校实现了班班通,有利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而历史学科特点决定了这门课文字内容多,图片多,如果让学生全面阅读课文(包括小字材料内容)和课本插图,就很费时的,借助教室里现有的设备: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电子笔、音响等,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既能增强教学直观性又能节约学生阅读材料的时间,节约了以前教师上课在黑板上板书的时间,还可以补充一些课外的知识、插播与历史有关的视频,例如我在给上《文化大革命》一课时就插播了《周恩来苦撑危局》的视频,掌握了邓小平以及周恩来等在文化大革命中作出的贡献。又让学生深刻了解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危害。这样做既达到了省时增效的目的,又活跃课堂气氛。但在使用多媒体时反对“放影片”式,不是把一节课搞得热热闹闹,看电影式的娱乐,而是要根据历史教学的需要,是为了增强课堂的实效性。
五、加强课堂管理,排除课堂学习干扰。                      
(一)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古人云“非无以成学”这里的“静”:指学生心情平静、教室环境的安静。在糟糕的课堂纪律之下是难以完成教学任务,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总听到很多老师抱怨说:“现在的学生真是太难管了”,“越来越难教了”,迫使教师总是在课堂上说:“保持安静”、“不要讲话”、 “要注意听讲”、“精力集中”等等。有时我们上课时学生在(特别下午上课和历史课在体育课之后,上了体育课之后再上历史课,学生至少要4-5分钟才能够到齐)教室里经常睡着一片,这就需要及时调整方法,变讲解为练习,或适时进行提问,还可以穿插一些小故事,听与历史教学相关的歌曲,比如在上邓小平南巡谈话时放音乐《春天的故事》、讲《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时,播放《七子之歌》等。以此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听课的精力。关注每个学生,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所以我们上课时一定要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不让其分心,紧跟老师。比如讲试卷的时候,念完题目后可以抽学生回答“这道题该选什么啊?”或者让大家就一起回答或者激发性提问,例如“看谁最聪明最先举手回答这个问题”。重要段落人学生集体朗读等等,比如集体朗读历史课本中有关的制度、政策、意义、危害等方面的段落。利用这些方法有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也有助于加强对题目正确答案的印象。如果总是闷着头听,就很容易走神。要让学生的眼睛看着黑板、看着老师,耳朵注意听,手要在书上做记号、口要大声朗读、记忆,把他们的全身感官都调动起来,投入到某一件事情中去。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学习效率。
(二)灵活机智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排除一切干扰课堂学习的因素。教师对课堂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会有一定的预想和备用方案,但不可能预测到一些课堂偶发事件的发生,那么当课堂出现偶发事件时,为了不影响教学,教师就要灵活机智处理课堂出现的问题。既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大动干戈,激化矛盾,两种做法都将影响教学。首先,当学生出现问题时不要气上心头,要冷静分析出策略。教师不要面子观念太重,双方都能够有台阶下。其次,是化干戈为玉帛,排除一切干扰课堂学习的因素。
综上所述,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是历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教学实践模式,一种价值追求,历史教师应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师生在课堂上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的我更应该努力学习,博众家之长为我所用。
 
 

浏览次数 版权所有:现代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电话:010-52405030 传真: Email:xdkxjyyj@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